電影想通過講烏托邦和反烏托邦,讓人們正視自己的缺陷,接受彼此的差異。劇情是沒有大問題的,一部标準的公式化電影,開頭和結尾也做到了相互照應(藍色甲蟲,四次元垃圾袋等),但說實話,電影的受衆不夠清晰,高深的主題對于小孩子而言可能難以理解,我所在的場次就有很多孩子看的很無趣,間接的導緻劇情對于成年人又比較低幼,可以說是兩邊不讨好。

...

再有就是哆啦A夢的存在感很低,發揮不出作用,甚至拿不出新奇的道具,進入帕拉達皮亞之後就毫無用途,索尼亞和馬林巴反而更為出彩,迥異的畫風讓我懷疑是不是再看哆啦A夢電影。

當然,我還是很喜歡這個主題的,結尾的煽情也很感動。世界上沒有烏托邦,也不應該有烏托邦。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個性,而不是成為言聽計從令人擺布的傀儡。聽聽你自己的聲音?其實你不需要變得完美。

再支持一次藍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