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時一家三口很幸福,媽媽在家帶孩子、爸爸上班養家,長此以往,爸爸覺得自己工作太辛苦、壓力太大了,而媽媽隻用在家帶孩子、不工作沒有收入,媽媽則覺得爸爸不能體諒帶孩子和做家務也很辛苦,然後是争吵、離婚,有工作收入的爸爸争取到了女孩的撫養權。這時雖然爸爸媽媽離婚了,但都還是很愛女孩。

後來,女孩有了新媽媽和弟弟,新媽媽、弟弟和爸爸也不是對女孩不好,隻是看不見她,在家裡沒有存在感。而女孩的媽媽也有了新的生活,對女孩的關注越來越少,女孩在家裡沒有感受到愛,試圖從媽媽那裡獲取,也沒有結果。

這裡設定的是弟弟不是妹妹,新媽媽隻愛弟弟很合理,而爸爸也更愛弟弟,我的理解是,一是新媽媽影響且弟弟年紀更小的關系,二是在影射社會重男輕女的現象。哥哥姐姐就應該讓着弟弟妹妹,姐姐是兄弟姐妹裡最容易被忽視的小孩。說起來,我媽媽前幾天跟我講我表弟和他媽媽吵架,表弟說我也是第一次做哥哥為什麼什麼事都要讓着弟弟,而我媽媽和阿姨卻認為大讓小是理所應當的,她們也是這樣過來的,大姐和幺弟、幺妹最受爸爸媽媽的關注,中間的二姐三姐四姐從小也受這樣的理念影響,也許我媽媽小時候也産生過和現在表弟一樣的疑問,但最終我媽媽也認可了這種觀點并習以為常。

回到電影,時間就這樣過着,女孩因為得不到關注和愛,但又很渴望愛,而變得“懂事”,努力地笑、努力地讨好爸爸、新媽媽、弟弟,也“懂事”地不去過多打擾媽媽。女孩回憶小的時候,看生日VCR,都是在極力尋找或證明自己是被愛的,但内心潛意識又認為不是,認為自己隻是個不多不少的存在。後面一直在找媽媽,又永遠找不到,但又不想面對這個現實,女孩已經生病了,并且是不被家人理解的抑郁症。那段微信框裡打字又删除猶豫最後放棄發送,那種又渴望又怕給媽媽造成困擾的小心翼翼形象一下子就立住了。

那天晚上風大浪急,女孩看見魚被沖到了甲闆上,其實我懷疑這裡開始就已經是幻覺或者想象了,再後面是跳海,這裡不太清楚是幻覺還是故意的,我傾向是由于幻覺,因為女孩是找不到存在的實感、并不是厭惡活着。

小醜跳下去想救女孩,因為風雨聲大,船上沒有人發現他們兩個掉進海裡了。最後小醜救了女孩、小醜死了、終于回到了夢裡的家鄉,女孩則是昏迷被送往醫院,媽媽知道後趕來醫院,很傷心、一直在喊女孩的名字,但女孩内心認為沒有人愛自己、關注自己,也羨慕弟弟,弟弟入幼兒園爸爸新媽媽就全家遊輪旅行紀念,與此同時自己的生日卻無人記得,這是一重對比,現在的生日無人記得,原來的生日全家給她慶祝錄像,這是二重對比,再加上船上的小販無人關注女孩被小醜嫌棄來做襯托,把女孩透明人的形象進行了層層描繪,女孩因為找不到描點一直醒不過來。

在昏迷的世界裡,女孩完成了自救,或者其實是因為小醜跳下來救女孩,讓女孩認為自己有了被關注的感覺,是來源于他救的自救。幻想的世界裡,有一開始嫌棄女孩後來又救女孩的南河(對應的是一開始嫌棄女孩後來跳海救她的小醜),也有花花、松鼠、鯉魚等小動物,這是女孩渴望的朋友。喪氣鬼則是對應的女孩心裡被抛棄的絕望,一旦陷入這種情感裡,喪氣就會将人吞噬、最後死。中間有一段到岸後,南河把女孩丢在了岸上的情節,我認為是對應媽媽離開女孩,雖然離婚沒錯,但是當時的女孩也是真情實感地認為媽媽抛棄了自己。後面南河又救了女孩,即對應媽媽趕到醫院其實還是很愛女孩,也對應了小醜跳海救她,後半段時已經能隐約聽到媽媽在醫院喊女孩的名字了。最後、最後,大家終于成功抵達大海最深處,完成了這場源于他救的自救。

很感動,同時也在想,電影裡女孩是完成了自救,但現實裡又有多少小孩、抑郁症患者窒息于喪氣鬼呢。雖然深海這類電影放在春節檔,不太符合以往春節合家歡的基調,但我還是認為是部好電影,能讓觀衆産生共鳴的電影即有了價值。

再說個題外話,在看深海以前,有看到過說深海畫面太擠、太局促,是在刺激觀衆視覺的評價。我看完整個電影,覺得這種擁擠、忙碌,恰是反襯了女孩的孤立無助。

偶爾我會做這樣的夢,夢裡有來自四面八方的車流,車速極快,我一個人站在十字路口斑馬線中央,不知道怎麼去馬路對面,車沒有減速或停下來,就好像根本沒看見我一樣,很擔心車會撞到自己,同時夢裡的我又很困,極難睜開眼睛,雖然是在夢裡,但那種茫然無助的心情醒來也印象深刻,這種感覺是哭不出來的。就好像,我認為最殘忍的校園暴力是老師和同學的集體無視,私人感情最緻命的手段是冷暴力。

奇幻精美的畫面吸引了我的目光,在看球2的時候一眼就看到了電影院大廳裡關于深海的海報,當時就決定要去看。同時3D的視覺特效幫助我更好地走進了一個女孩的内心世界,編劇和導演很好地将這種細膩的情感呈現給了我,所以我認為深海是部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