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标題:作為新世紀有着新思想的19歲青年婦女,比起《窈窕淑女》,我更愛《賣花女》。

前段時間二刷(小時候看過一次,剛剛在首頁看到了别人的影評,深感贊同,遂自己更新一下“短評”,沒想到越寫越長,隻好放在影評這裡)忍無可忍了,再扣一星,語音學家比我記憶中更無禮,超級無敵大男子????,越看越生氣了。【鑒于我是在B站二刷的,可能電影底下兩幫人的評論氣到我了,更有思想濾鏡的效果加成。

從片名《My Fair Lady》就可以窺得其思想與蕭伯納的《賣花女》的南轅北轍處。【《賣花女》的中文翻譯得真好呀!!!點出了“賣花女”,是進步之後的“Galatea”,而不是受人擺布的Galatea了。原文是“Pygmalion”,諷刺“皮格馬利翁”們,當然還有蕭伯納那個時代的“語音學家”們!

是經典歌舞片。【我奔着歌舞片的标簽和赫本重新看的。

但不是一部諷刺作品了。

我是在B站二刷的,底下很多人居然在讨論Freddy和語音學家。比起Eliza本身,他們更熱衷于評判Freddy和語音學家誰更愛Eliza,或者争論哪個反駁Tā的評論者是看不起老少戀、不尊重“原著”(此處“原著”還并不是劇本《賣花女》,而是電影《窈窕淑女》)的顔狗,哪個反駁Tā的評論者是戀老“癖”。 我:???【有被氣到。就這麼不能從男性(尤其是本片的大男子)的重重包圍中獨立嗎?

Freddy隻是借用了原著的名字。

比較電影裡的Freddy跟語音學家實在沒必要。片中,更高尚的男性角色不如說是上校。

天哪,這部歌舞片不該是愛情片!!

還有Eliza的父親。本來杜爹很讨人嫌的,結果一樣被語音學家硬推到中産階級,回不去了!

天哪、天哪!怎麼會有人覺得語音學家可憐?那一直(除了歡樂的歌舞部分)被非人虐待的Eliza又算什麼?《窈窕淑女》比《賣花女》更晚,本就是脫胎于《賣花女》,理應比《賣花女》更進步,卻退步到了《皮格馬利翁》時期。劃重點:Eliza沒有自我,她依然是古代的Galatea。

在我眼裡,“語音學家”的行徑比賣花女還粗鄙。他媽媽㨃(怼)他㨃得真好!!

蕭伯納就是不支持“語音學家”們的啊,電影的結局怎麼會是這樣??

二星(我原來客氣點,打了三星)還為了影片的道具、中途(歌舞部分)給我提供過的笑點以及努力的赫本。

Pygmalion8.7George Bernard Shaw / 2003 / Penguin Classics

可能用詞會比較偏激,太氣了啊!!!!本意隻是想“短評”吐槽下,不小心一直想一直寫,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