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沉船的那一刻,那一批早就獲救、坐在小船上的上層人遠遠地、平靜地觀望着這悲壯的一幕,并哀歎着生命的消逝。而與此同時,泰坦尼克号上苦苦掙紮着的底層人卻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切身遭受着巨大的痛苦。我想,這就是不同階層之間永遠的隔閡:我的苦難,不過是你的隔岸觀火。
無論發生什麼,永遠輪不到上層人受苦。上層人隻需指點江山、靜觀其變,下層人隻不過是上層人的小白鼠。撞擊冰山的悲劇,始于上層人的貪婪、自大,然而災難發生時,卻是始作俑者的利己主義上層人具有絕對優先權。用生命承擔悲劇後果、最早被放棄的一批人,卻是無辜又友善的下層人。
悲劇源于上層人對利益與名聲的渴望。為了制造噱頭、獲得名利,他們不惜違背經驗常識加速前進,選擇性忽視了很多至關重要的因素。他們自認為前方即将出現的衆多冰山不值一提;自認為大船操作起來跟以往的小船一樣簡單;自認為救生計劃的不完善根本無傷大雅,因為堅信自己制造的大船永不沉沒。他們的蜜汁自信,是導緻大船撞冰山不可忽視的一大要素。
他們的這種由欲望所驅動的蜜汁自信,本質上是源于自己已有富足的資本與經驗,也是源于一種對生命的漠視。他們根本沒把下層人的生命放在眼裡,因為哪怕遇到災難,也是上層人擁有優先通道,下層人的生死對他們來說無關緊要。
Jack和Rose最終陰陽兩相隔,說到底還是因為兩個階級不同的掙紮蝼蟻,沒能抵得過這個社會森嚴的階級制度,以及不同階級之間的人情冷漠。首先,上層人優先被安排到小船上逃生,讓底層人Jack逃生幾率直接減半。其次,Rose的母親和未婚夫對來自底層的Jack的排斥,導緻Jack很長時間被鎖在船底下的一間房裡無人問津,這浪費了大量的逃生時間。第三,Rose救出Jack後,船員關閉了剩餘底層人逃生的門,這是上層人對底層人最直白的放棄……種種情形都充斥着上層人的精緻利己、對底層人的漠視,這是造成Jack和Rose沒能及時逃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泰坦尼克号上還有另一些放棄求生的社會角色。包括演奏音樂到最後一刻的演奏者,在亂象中誤殺乘客最終自殺的船員,謊稱泰坦尼克号永不沉沒的造船者,給兩個孩子講故事的底層母親,依偎在一張床上的老夫老妻……不同的人在面對災難時,有選擇繼續用信仰度過最後時日的,有因為壓力和愧疚而自殺的,有放棄逃生以贖罪的,有與最愛的人一起迎接最後時刻的……這種亂象中不同的人對死亡态度的不同,為電影提供了一種很有意思的衆生相視角。每一種不同的面對死亡的态度,都蘊含着不同的社會角色、人生經曆與行為動機,從中窺見社會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