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天皇,歎為觀止。什麼是完美的大片,所謂大家,那就是标杆。
可怕的美術,可怕的調度場面,可怕面面俱到。每一幀的色彩都那麼濃淡相宜,每一條線的構成都那麼生動立體,每一個人物都栩栩如生。恢宏與禅意,戲劇與史詩,在黑澤明手上如任其拿捏的橡皮泥,服帖如初生小鳥。張藝謀的美學借鑒明顯,張藝謀固然也是一代大師,但是一對比下竟然隻能說邯鄲學步。黑澤明雖用大面積的色彩,但是卻克制,錯落,層次分明,沒有一絲刻意,和劇情相得益彰。不隻是奇觀,而是有日本禅意的美學。
劇本改編于莎士比亞,但是本土化做得太好,世界上任何人看都能理解,但同樣也能get日本本土文化。每一個人物的素質都井井有條,無論是秀虎的末路枭雄,冥冥之中天意,還是或蠢或懦或智的三兄弟,還是最強MVP楓夫人,智勇雙全為父兄複仇,把兩兄弟玩弄于股掌之間。亦或堅守自己武士道的鐵和家臣,荒誕但是清醒的狂阿彌,心死奉佛的傳統女性末夫人,帶着恨意卻仍稚嫩如孩童的鶴丸,慧眼識珠的嶽父,張飛似的智将,可以說各色人物粉墨登場,讓人目不暇接。有幾部電影能一口氣完成出如此多的角色?實在是讓人歎服的功力。
大場景的群戲調度更是不必多說,歎為觀止。馬戲的難度之高,估計是真讓人從馬上摔下來了,看得人為演員心驚。三城的攻防,肯定是真建景燒了座城。三城時期和兩軍對峙時候的馬戲,演員摔下來和被馬踏過,隻能希望有特技而不是黑澤明真要人摔下來被馬踩了。心也戚戚然,不知道是怎樣的片場暴君才能完成如此煌煌巨作。
結尾無處可去的鶴丸不小心将佛像摔下,陽光照射金佛。在這混亂的世道,父不父,子不子,人不人,生命随時在逝去,但是佛祖是否在哭泣?不知道,但是父親确實在哭泣。禅意、宿命、因果,黑澤明隻是順帶一提,但是不用多費口舌,因為觀衆已經能感受到其中冥冥宿命。
看到這種巨作,也不用談什麼文藝或商業了,因為隻有震撼,隻有回味,隻有拜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