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這部電影不是毫無優點。至少有兩段很精彩:第一段是克農同志出來做動員,讓觀衆一下子就能體會到談判桌和戰場一樣重要;第二段是上甘嶺的戰鬥,尤其是黃繼光的故事。
但是一細琢磨,不對啊!
戰争場面很精彩,本質是,真實的曆史很精彩,何況還有《能文能武李延年》《特級英雄黃繼光》珠玉在前。要是能把這麼動人的故事拍差了,凱歌就該是哀樂了!
談判桌上的故事,本質要傳達的應該是“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得不到”。所以談判是一條線索,重點還是應該放在戰場上。
這樣的話,很多可以很精彩、很重的東西就變得很輕:
細菌戰的部分就幾分鐘,醫院的故事其實可以擴充一些;
上甘嶺的故事一夜之後就結束了,會讓人有輕飄飄的感覺;
“李宏偉”的出場也是虎頭蛇尾,還以為他會有什麼壯舉,但是我都不知道他啥時候下線的……
很多可以很輕的故事,就重起來了,重而無當:
李曉一家既然是線索,能不能不要這麼重;
還有舐犢情深的阿瑟,真的,阿瑟他爹,沒有人會在他死的時候感到惋惜之類的,隻有“他終于死了”的長籲一口氣,以及“啊?死得這麼潦草”的疑惑,所以在第三部裡除了裝了十分鐘逼他還有什麼作用?凱歌還給兒子整了兩個慢鏡頭~
林隊長這個角色的意義真的不明白,一個健康的隊長對劇情和李曉的個人成長是同樣可以發揮作用的;
不知道為什麼要反複探讨“和平之辯”,沒有人覺得很矯情嗎?現在的中國人已經不再需要被教育“和平來之不易”了吧?
總之,整個文戲像PPT一樣,基本靠演一會兒,出字幕來支撐。上班上得多的都容易得牛馬PTSD!
誰适合看這部電影?那些想起來三部曲還沒有看完和金城武約會都沒有心思的強迫症患者!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芒種那一天其實什麼都沒有發生,但天地已經變了
如果不是看到up主推薦,注定要錯過這部劇了。為什麼不宣傳呢?你糊塗啊!騰訊視頻!這部劇聚焦的點非常小,但背後的圖景非常大!宣統年間,變法失敗的大内侍衛、肝腦塗地的革命黨人、獨步天下的第一劍客、質樸純粹的小小地保、全清朝野的大清王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