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過女主是個天生無感情的人設,進而展開一系列關于親情、友情、愛情以及人類的複雜情感的闡述。女主的人設隻是一種反差工具,所以會存在一些邏輯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從整體看劇體驗輕松愉快,節奏也不錯,親情友情還有人性的善惡十分觸動我,整體還是覺得很不錯的。
一、無條件的愛
女主的父母因為害怕她,從小抛棄了她,雖然沒有獲得父母的愛,但編劇給了她最溫暖的奶奶的愛。這份奶奶的愛,也教會了她如何在這個世界上正常的生存下去。
女主沒有感情的時候,真話羽毛筆告訴她,她是“奶奶的力量”,這句話從奶奶的角度看,是事實。後來女主擁有了感情,她感受到了奶奶這麼多年的辛苦,忽的發現原來自己是“奶奶的負擔”,這是從女主的角度,也是事實。這個時候,女主有了愛,才會覺得自己是負擔,覺得虧欠了奶奶。因為,愛就是常覺虧欠。
編劇還給了女主一個不離不棄的友誼,這是我覺得最意外的禮物吧。在這個社會,面對雙向抑郁症的人,愛人都會跑光光的時代,編劇還給了女主一位願意放棄愛情選擇女主的友情。更讓人意外的,是對閨蜜和奶奶這段禁忌之愛的展開,編劇真的,心裡好多愛要表達。

二、男女主的愛情
男女主的愛情線反而是劇裡面比較弱化的部分,男主對女主的愛,更多的是來自對人類真善美的欣賞和臣服。在這部劇裡面的愛情,象征意義更多一些。和典型的愛情劇裡面關于什麼了解、誤會矛盾、深入理解這類的路線,其實是沒有的。所以我覺得這裡面的男女愛情,更多的是為了通過撒旦表達人類欲望與愛的矛盾和複雜。

三、人類的貪婪和真善美
這個部分是劇裡面感受到最多的,編劇想要表達的核心沖突也是這部分,這部分内容個人覺得很精彩,就不做過多透露。劇中一部分人是臉譜化的“貪婪的人”“惡人”,同時又有一部分人兼具善與惡,韓劇處理這些總是很厲害。兜兜轉轉,最後還是原本的生活最好。人要獲得什麼,總要失去些什麼。越想要的欲望,總是會反噬的越多。我其實并不覺得這是真理,就好比“好人有好報,壞有壞報”一樣,世界并不是這樣運轉的。但是我還是希望自己時常做一個好人,可以讓這個世界多一點點溫暖,這不是一種交換,這隻是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