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月光是一部尊重觀衆智商和磕商的現代都市言情劇,其實我不太願意把它歸為甜寵劇,因為它不同于傳統甜寵劇的簡單粗暴,它有非常多非常考究和值得玩味的細節。

這部劇為我們展現的是一個鮮少在國産劇中出現的職業:出版行業。劇組并未因為觀衆的不熟知而糊弄了事,而是為此做了大量的案頭工作。大到這個行業的基本生态環境、工作流程、行業數據,小到隻是作為背景出現的小細節,比如:女主用來文字校對的工具書、男主寫小說用到的建築類參考書,都被相關從業人員證實了真實性;文編和美編以及主編不同職位的ppt内容(這些都是切遠景放大看到的)。整個職場都力求盡可能真實還原(相關細節有人做過細節樓,感興趣大家可以去看)。

其他尊重智商的表現還有:女主符合人物氣質的穿搭以及她真的住在一個破舊的筒子樓裡,終于有一個符合社畜人設的房間了。

說到尊重磕商,這個真的是在甜寵劇裡很難得的。觀衆常說,甜寵劇嘛,就是用來下飯的,不要太當回事,邏輯什麼的不要太在意,反正男帥女美,發糖就很養眼了,誰關心邏輯。不同于傳統甜寵劇的人工糖精,這部的各種自然糖是讓人看的欲罷不能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是一部細水長流的雙向暗戀,cp到19集才第一次親,21集才在一起,這要是放在往常甜寵劇早就該把觀衆的耐心磨沒了,但是這部沒有,反而觀衆越來越上頭,雖然我的cp什麼都沒做,但我依舊磕生磕死,就因為它尊重了我的磕商。

這不是什麼一見鐘情上來就愛得死去活來的劇集,這是一個細水長流,日久生情的故事。你會看到越來越默契的相處模式,越來越自然的身體接觸,整個感情走向有迹可循,鋪墊的很完整,像極了我們自己談戀愛的整個過程,也因此代入感極強,會真實的随着主演的心情高興或者憂慮。男主對女主一開始可能是對于掉馬網友的暧昧,出于占有欲的吃醋,但是你能很明顯地感受到他心理過程的變化,對女主的欣賞和認同以及兩人在三觀上的契合都是他的感情深入的原因。感情線不求速成,邏輯是順暢的,觀衆就絕不會感到突兀。

讓“人物活在人物裡”,月光做到了,這體現在他們的台詞永遠符合人物身份,他們的行為永遠符合人物邏輯,不會為了甜或者故意制造戲劇沖突,讓角色做出不合人設的行為,就算我們對晝川再生氣,再怒其不争,但冷靜下來觀衆會明白,嗐,這就是他會做的事。

這部劇雖然整體走向沒有大起大伏,少了狗血,但節奏絕不平淡,幾乎一到兩集就有一個小高潮,有一句調侃是:最好看的永遠是月光變奏曲的下一集,你覺得這集封神了,故事會告訴你,還沒有哦~就算把它當作喜劇看,也不拉胯,那種幽默體現在台詞的設計和劇情的節奏上。雖然第一集被吐槽,但個人觀感第一集其實很重要,因為它在為職場發展和感情走向搭一個故事框架,它需要介紹大家并不熟知的行業背景、介紹人物關系并埋線,幾乎後期發展都可以在第一集找到伏筆。所以故事發展是流暢的,是有迹可循的。

這種反套路并非故意為之,大約是因為真實和合乎邏輯,大抵真實的東西都是反套路的。

剩下的諸如美術、服化道、濾鏡都是錦上添花了。這部劇也并不是沒有缺點,隻是在這種二次元的設計中淡化了bug,顯得可以接受,瑕不掩瑜。這部劇有一個定位很準确:元氣童話。它确實是現實世界裡的元氣童話,充滿了接地氣的情節,卻又有理想化的設計,整個劇情的基調就是真實但輕松,沉重的部分大都點到為止,沒有過分渲染導緻主次不分。這種取舍是聰明的。

總體上,這并不是一部合格的言情劇,這其實是一部質量上乘的言情劇,整個觀影體驗順暢舒适。從導演、編劇到演員無一拉胯,是一部值得反複欣賞的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