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承認,這劇的走向一直跟我的“預判”産生了偏差,但又發現它的所有轉折其實早都埋下了伏筆。
起初,汪慧君與趙靜的“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隻是停留在肉體上,不甘心憑什麼加害者毫無悔意,可以死得如此體面有尊嚴,甚至允許家屬陪在身邊走完最後一程,而自己的女兒一個躺在太平間,身上布滿密密麻麻的傷口,屍檢報告上的一字一句都在描述她生前遭受的痛苦,一個躺在醫院裡靠着儀器維持“活着”的狀态。所以她們用私刑折磨張士凱,要讓他感受到同樣的痛苦,讓他記起電棒戳在女兒身上的刺痛,刀刃砍向女兒身體時的痛苦,讓他站在受害者角度感受那份暴行帶來的恐懼和殘忍,是再也無法發聲的受害者,為自己的痛苦呐喊。
但當兩個人情緒宣洩結束後,面對的是現實,是汪慧君面臨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結束的精力消耗,越來越高額的賬單,越來越小蘇醒的希望,以及甚至不知道是誰把女兒害成了植物人;是趙靜不知道自己的女兒到底經曆了什麼才會被關押在籠子裡,又是出于什麼原因被折磨緻死。而張士凱的家屬又憑什麼活得那麼好,絲毫沒有悔改也絲毫沒有痛苦。所有未解的真相,現實的壓力,并沒有因為張士凱的死亡而得到答案或者有所緩解,像是蒼白又倉促地畫上了一個句點,可實際上并沒有真的“結束”。所以故事也自然而然地從純粹的“複仇”到要查明真相得到真正的“補償”與“審判”。
随着真相一點點揭穿,人物的複雜度也越來越多,跟前期的呼應也越來越緊密,是汪慧君與趙靜從一開始的目标不一緻被徹底暴露,汪要的是錢,趙靜要的是真相;是受害者們并不完全無辜,是彼此的因果;是張士凱操弄人心但也被别人操弄,是他被逮捕的原因基于一個謊言;是複仇的怒火之下,人被異化,為了達到目的一次又一次的放棄自己的底線,也是汪慧君與趙靜在經曆挑撥後又重新走到了一起,看清張士凱的罪惡不僅僅是肉體虐待,更是精神淩遲。既然要清算罪惡,那就一個都跑不掉。這才是大快人心的複仇!劇情看似一步步走向了遠離複仇,但實際上一步步靠近受害者,讓受害者們最後為自己的不公呐喊。
與此同時,電詐園區裡,罪犯們用努力就能重獲自由的謊言,操控受害者們拼命工作,陰暗地下室裡冰冷的屍體卻在訴說殘酷的真相;三清太極會打着慈善的幌子收割信徒韭菜,甚至拉攏議員一起密謀如何洗錢。可怕的是這些不是虛構的劇情,而是現實裡電詐、邪教灰産的真實縮影,受害者們用自己的生命在警醒。
所以我很喜歡最後反派們以自相殘殺的方式得到應有的下場,爽點不在張士凱化為灰燼的瞬間,而是必須讓所有罪惡付出代價的徹底清算。這場“失控”的複仇,是一群被創傷困住的可憐人,在黑暗裡發出的最後一聲嘶吼:讓人們能看見她們的傷口,聽到她們的痛苦,刺痛有罪之人的耳膜。
“失控”的複仇是受害者的最後一次呐喊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很早之前就盯上這部劇了,無他,講抗聯的劇還是太少了“東北抗日聯隊”是怎樣一支隊伍呢?14年抗日戰争就是從沈陽開始的,當時日軍迅速占領東北,後來東北一直處于淪陷狀态,内部出現了很多自發抗日的隊伍,零零散散什麼人都有一開始還打得比較順手 ...
一部全女創作班底視角下的青春劇
看完首播,最大的感受是好難得本以為這是一個偏向講愛情的校園故事,結果青春校園是真,但側重點卻在“女性故事”上,越看越覺得劇裡的幾個女性形象處理得很細膩,翻了下staff,好家夥,全女創作班底啊,那我就對後面的故事發展更好奇了!!到目 ...
初看《漂白》,被劇裡的大尺度犯罪現場和令人發指的犯罪行為給震撼到了。極緻的尺度、極強的沖擊力;一查才發現,這居然是基于真實案件改編而成,且還原度直沖紀錄片。哈爾濱特大殺人碎屍案2002年的一個冬天,一小區下水道堵塞。結果在疏通過程中 ...
“跨時空緝兇罪案劇”每個字都踩着我興趣點,但有點讓我意外的是這次我在看案件的同時更關心跨時空背景下的人。大概是因為主角楊光耀是從93年穿到18年的單向穿越,面對很多事情他沒辦法更改隻能被迫接受,所以人物之間的那種羁絆感更強,抽象的時 ...
妙妙的人設我真太愛了!可愛機敏還有種“打不過就加入”的美好精神狀态,之前看預告的時候就對這個題材挺感興趣的,女主又是穿書又是開着上帝視角攻略黑蓮花男主,我真的很難忍住不看首更追下來也沒讓我失望,妙妙上來就是打工人狀态,社畜的辛酸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