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影看了一遍影評,沒找到最後結尾的那些照片出處都是哪些大師拍的,影評裡也沒人給到答案。

對于電影本身,劇情略顯老套,這沒什麼可講,裡面的一些樂隊倒是很有意思,可以翻一翻找找他們的歌曲。

...
...

再談談電影名稱,《Kodachrome》,百度詞條,(柯達克羅姆彩色膠卷,當年一直是各大圖片社和雜志的首選。因其是外藕型膠片,沖洗極其麻煩,藥水劇毒,處理費用昂貴,全球僅僅有十幾家專業店才能沖洗,并多分布在歐洲和大洋州,沖洗郵寄過程中還有丢失的危險,因此在業餘使用者當中很少普及),劇中老頭本有提到【Steve McCurry】,馬格南圖片社社員,在他早些年就一直用的是Kodachrome這卷反轉片,拍下了很多驚豔四座的照片,(他很出名的一張作品就是阿富汗少女)。

...

再回到電影,整部片子都用35mm膠片拍攝,不僅僅考驗着攝影師的技術,更多的是對膠片的一種情懷融入到了這部片子裡面。

...
...

随着科技的普羅大衆,每一個人都可以随手拍一張照片,不管好與壞都是在記錄着屬于自己的一方天與地。我們不僅感歎着科技帶給我們的便利同時也帶來的更快節奏的生活。在後浪推前浪,新舊交替的時代,數碼攝影注定是要占據主導的,但也有那麼一小撮人在用物理和化學的方法記錄着這個時代和世界周遭發生的事,一卷36張or10張8張,又或者用濕闆的大畫幅去拍照,總是會有人在堅持熱愛着這些在現在人來說可能會被淘汰的東西。一卷膠卷,從打開放入卷片軸、過片、拍攝、回卷,再到拿去沖洗後打印出照片,然後還有底片,這些慢的又實在的東西,“01”是無法去比拟的,而且數碼後期要做膠片的色彩是比較難的,這也是為什麼有些相機會有膠片模拟這個功能了。

總之膠片就是讓你更加熱愛生活的一部分。試着用膠片去記錄下身邊的人和事吧。

...
fomapan 100
...
Lomography LomoChrome Purple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及兩張個人粗鄙的膠片攝影,最後有人知道片尾那些圖片的出處還請勞煩請教下。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