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電影院,一直有一個疑問:我們的青春是什麼呢?正在我想這個問題的時候,一擡頭,太陽依舊高挂,街市依舊流駛,車如流水馬如龍的景象似乎永遠都不曾改變,有一棟很高的樓矗立在我眼前,我隻能看到這棟大樓,卻終究無法從遠處窺見大樓窗戶裡每一個真實的個體,我想。大樓裡的人看我也是如此吧。遠看隻是一個色點,哪成想是一個真真切切的人啊。這麼一想,或許這部電影的内容大緻如此,創作者把自己關閉在一棟高樓裡,高高在上地看着下面的一個個色點,以為這就是“青春”這就是“愛情”。然而這卻是虛妄的、無知的。創作者根本不了解或者根本不願意去了解真正的青春是什麼,真正的愛情又是什麼?那怎麼能指望我們為他們創作出來的故事所感動呢?

真正的青春是什麼?真正的愛情是什麼?我想,這恐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我卻明白,真正的青春并不是裝模作樣地穿上幾件校服,留一個齊耳短發或者闆寸,玩幾個暧昧的動作……那是創作者們一廂情願的青春而已。三島由紀夫曾經說過:“所謂青春就是尚未得到某種東西的狀态,就是渴望的狀态、憧憬的狀态,也是具有可能性的狀态。他們眼前展現着人生廣袤的原野和恐懼,盡管他們還一無所有,但他們偶爾也能在幻想中具有一種擁有一切的感覺。”

我們的青春不止盛夏,我們的青春不止是年輕的幼稚和莽撞。我們的青春是多元的,它也許是晚自習放下筆擡頭望向窗外那一抹絢爛的晚霞,它也許是上午最後一堂課結束争先恐後地奔向食堂的快感,它也許是記憶中少年在黃昏金色的日光中棱角分明的側臉,它也許是曾經夢想仗劍走天涯時幼稚和熱血的自己……真正的青春不是所謂的“愛情”能一言以蔽之的,況且這份所謂“愛情”,虛幻得如此不真實……

電影裡親吻也好,表白也好,它所描述的感情隻不過是一團絢爛的煙花,可以看見卻不可以觸摸。抱歉,我對這種感情難以産生共情,因為,那不是我的青春,也不是我們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