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高達9.1分的電影《好東西》,本人也是在其點映的第一時間就認真觀看了,且在11月18日參加了在京首映禮,映後還有幸和導演邵藝輝等主創進行了交流互動,實話實說,這部從點映開始就出圈的“好東西”确實好,連平時身邊那些吹毛求疵、口中幾乎全是“爛片”的朋友而言,也直叫好!本人當時在首映禮上稱這部片子成功正源于它輸出的自由理念和當下人們最需要的價值觀:隻要不叨擾他人、不束縛自己,一切能讓人開心快樂的就是好東西。但也請别喜新厭舊而冷落了還正在熱映檔期的另一個好東西:《勝券在握》!
《勝券在握》是本人公映前已三刷過的影片,且每次看後都有不同的感受。一刷于11月8日首場首映式,當晚氛圍異常熱烈,似乎比純喜劇片都來得過瘾;二刷于11月13日下午的首映禮,在樊登老師觀影團且映後有幸聽了老師和兩位主創的直播對談,這一次觀後略帶傷感,似乎感覺大熒幕上呈現的正是這兩年大家身邊艱難的幻象;三刷于當晚首映禮主廳,結束後走出影廳内心驟覺五味雜陳和“腹有萬語卻不知所雲”之感。直到沉澱了幾日後,以意逆志片中的角色,方才感悟到:或許子墨導演最初也是從近兩年大廠的AI 和裁員等這幾個關鍵詞出發,通過“現實提純、藝術加工”最終才演繹出這一部上乘佳作。可以說,《勝券在握》是一部既現實又浪漫、既能讓你發笑也可使你感歎的一場白日夢。值得多刷!接下來援引幾個有意思的橋段,與諸君共切磋:
一、一部大廠版的《紅樓夢》
當晚首映禮來了不少如闫妮、姚晨和張新成等圈内嘉賓,由于本人同排恰好坐的是大導演李少紅(曾執導10版《紅樓夢》),讓本正因幾處頗為熟悉卻又無法表達的意象而發愁的自己,立馬互文到了《紅樓夢》,從而解鎖了輸出的正确方式。略舉幾例:一是掐頭去尾,《勝券在握》正片特别像步入了大廠的“太虛幻境”,“幻”代表着并非“全虛”也并非“全實”,而是現實基底帶着一絲夢幻,是一種“虛實之間”的缥缈;二是在等級森嚴、冰冷無情的奧傳司大廠内所套嵌的那個自由寬松、溫暖如家的泡泡工廠(bubble factory),類比來看,這不正是腐朽的賈府中那座可以打破主奴隔閡,讓人自由抒發性情、才情和詩情的大觀園嗎?泡泡工廠中那個“想生孩子”的方方(鄧家佳飾演)有着善良的性情,“想做孩子”的哈雷(柯達飾演)有着純粹的才情,“想陪孩子”的強尼(李乃文飾演)更是有着感染力十足的詩情,他們可以說是泡泡工廠裡的“三钗”;三是另有一些人物也有類比,如張見(張本煜飾演),特别像大觀園之外的那些“男人們”,還有催債的郝大哥(楊皓宇飾)格外像是幽默風趣卻有着善良底色的劉姥姥。
值得一提的是周望高(鄭雲龍飾)自帶賈寶玉的影子,一則他是富家子弟,原本可以徜徉在富貴階層舒适圈中的他卻因其内裡的純真善良、愛憎分明和重情不重禮而反抗自身所處的這個沒有人情味的大廠體制;二則張見贈予他的生日禮物,就是那隻特别像《紅樓夢》中賈薔贈予齡官的籠中鳥,同樣也象征着難以走出奧傳司的“風刀霜劍”;此外,他和白勝在寒月當空的夜晚互訴衷腸,真可謂是“冷月葬花魂”!
二、一場裁員浪潮下的無奈與反思
大家一定還記得去年那部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年會不能停》,片中提到的“裁員廣進”在“裁員潮”還未形成當下“裁員大浪”如此壯觀的彼時就引發過不小的社會共鳴。不到一年時間,作為其2.0科創版的這部《勝券在握》甫一開場,有着開放解讀空間名字的男主白勝(鄧超飾),就跌入裁員大坑,在被暴力開除後,由于手握高價期權,迫于巨大還債壓力的他暗設騙局、重返公司,如此也就進入了正片部分:一段赢回800萬期權的職場逆襲之旅,這段旅途像子墨導演呈現的一場“揚名立萬”式密室逃脫,也像賈寶玉前往太虛幻境的一場幻夢,無論是在劇本殺裡還是幻夢中,觀衆深陷其中都會捧腹大笑、緊張刺激和心酸流淚,但當片尾劇本殺結束,大夢終歸之後,卻給我們留下了五味雜陳的無奈和反思。
最受觸動的當屬最後白勝坐在董事會上發表的那一通擲地有聲的言論,他講到自己作為公司的元老(工号11就足以看出他入職時間之早)如今卻面臨被裁,這讓他想到那些當初在公司初創起步階段陪着公司一路披荊斬棘的員工、那些為了公司利益勵精圖治的安保大哥如今早已披上了“第三方”身份被統統外包、那些在公司艱難時刻每天需要對無數滿滿負面情緒的投訴做出積極回應的話務員如今也被新興的AI所取代。這不禁讓我想到了兩個問題:其一,職稱晉升、職務提拔是否有考慮到個人在單位所累積的長期貢獻?其二,難道必須把裁員這個屎盆子扣到AI等時代浪潮的科技成果頭上嗎?
對于前者,奧傳司和這司中“泡泡工廠”的對比就已做出了無言卻有力的回答,一個是冰冷教條的奧傳司,影片總是有意讓觀衆透過那一道道形如囚籠的護欄看到其中整齊劃一卻毫無生氣的員工,他們像一個個機器,晝夜不停地在運轉;另一個是溫暖開放的泡泡工廠,不大的辦公室裡有着家一樣的溫馨,難怪最後白勝走出那道“監獄”之門時,外面自由的空氣似乎透過大熒幕撲面而來,男主也一下子成為了一個挺起胸膛“大寫的人”。這個問題進一步升華就是一個單位是否具備人情味,有此味的單位一定能走的更加長遠。最近一段時間,各大高校等事業單位正在進行職稱評審,前不久本人聽身邊有位老教師無奈抱怨“如今教過的學生早已是正高和領導,同一單位的屋檐下,自己辛辛苦苦奉獻了一輩子,到頭來卻無顔擡頭面對學生”,本人聽後十分心酸,究竟是奉獻的不夠還是這個制度真的有問題?可無論如何,“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在這時應該發揮其正面的作用,才可以像片中泡泡工廠中的員工一樣,因為記得自己在困難時期單位所給予的人情味而為其肝腦塗地。
對于後者,大家是否還記得去年成龍和郭麒麟主演的那部《龍馬精神》,其中同樣震撼我的就是當年叱咤風雲的龍虎武師如今牽着馬匹矗立在橫店接頭等待遊人拍照打賞的那一幕,這也同樣令本人想到傳統藝術圈内老先生的抱怨:自己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技藝如今抵不過流量網紅面屏的幾句搞笑。這到底是該怪技術更叠和時代變遷的無情還是該怪自己不能随分從事?本人認為兩者都需要做出檢讨,一方面單位的人力資源部門應該善于激發員工的潛能,就時代的變遷從制度上重新洗牌,而不是采用“一刀切”的裁員手段;另一方面個人确實也需要不斷加強繼續教育,走出舒适圈,與時俱進,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
總之,近期在确實是個“好東西”的《好東西》即将全面上映之際,請還沒看《勝券在握》的觀衆也别忽略這部由劉勳子墨這位“怪才導演”打造的好片子,在目前經濟寒冬未央下的職場“内卷”漩渦中,當艱難的我們看完本片走出影廳,如果能給你帶來一些思考和慰藉,那該片的價值一定遠超那張電影票!
各位精神股東,抓緊時間走進奧傳司,看看那個已經開業的泡泡工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