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帶來一部自己三刷的電視劇《在那遙遠的地方》,它是中國第一部以邊防軍人為題材的電視劇。同時該劇改編自真實故事,且新疆實地取景,以昆侖山為背景,展現了邊防戰士所處的艱苦環境以及不為人知的故事。
在那遙遠的地方——永遠有像鷹一樣的解放軍,堅守在祖國的邊疆!
三刷後,着實想寫一篇全網最全的劇評,分析劇中的人物形象與精神,評價整部電視劇與其背後的主題,以及對于該劇的争議提出自己的見解,供各位網友參考,也歡迎粉絲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讨論這部催人淚下的軍旅影視作品。
電視劇《在那遙遠的地方》是一部十分具有教育意義的軍旅題材作品,它有着難以言表的愛情、堅不可摧的友情、血濃于水的親情、患難與共的戰友情,是一部非常有開拓精神的電視劇。并且在該劇中,每一位角色形象都十分鮮明,例如司令員父親韋鐵的不怒自威,桂紅雲母親的寬仁大度,戰士袁鷹的滿腔熱血以及丁浩天等同志們的忠貞不屈。體現了邊防戰士對于祖國的堅守,對人民的忠誠。當下也許很多人難以體會到這種情懷,但通過這部影視作品,内心必定破防,被其感動。從中,也能夠清楚地了解軍人的真實生活,不同于如今的偶像題材類軍旅劇博人眼球,大家能夠真切地感受到邊防戰士們的條件艱苦,人民解放軍的優良品德。
整部電視是一部回憶錄,以中年時期已當上将軍的丁浩天進行回憶,回憶起那段刻骨銘心的軍旅生涯。接下來我簡單闡述一下劇情: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袁鷹、丁浩天、呂強、方揚四個好朋友一起入伍,而袁鷹的父母袁有生和翠蓮反對袁鷹當兵。袁鷹不甘心,搭車去追趕隊伍,找到韋鐵。韋鐵和袁有生曾經是某邊防連搭檔,在一次消滅越境叛匪的戰鬥中,袁有生為在那遙遠的地方掩護韋鐵負傷失去生育能力,韋鐵把剛出生的女兒送給轉業回鄉的袁有生,一命換一命,承諾和女兒永不相見。十八年後,韋鐵當上昆侖軍區司令,愛人桂紅雲當了醫院科主任。袁鷹的突然到來,讓韋鐵又驚又喜,但是他不敢收留袁鷹,他向袁有生保證會遵守當年的承諾。韋鐵向桂紅雲隐瞞着袁鷹就是女兒的真相,而桂紅雲則一直在瞞着韋鐵尋找女兒。
看完劇情,也許你會認為,這不就是一部尋找親人的狗血電視劇嘛,平平無奇。但在這部劇中,親情線則為一條暗線,随時鋪墊的點都會在後面以一一揭曉,催人淚下。愛情線也貫穿其中,它是明線,仿佛整部劇都講述着愛與被愛。戰友情,毋庸置疑,前幾集的新兵營就令人勾起滿滿回憶。因此,這是一部能勾起你心底最深處感動的電視劇。接下來,我将正式步入正題,分析劇中每一位角色的人物形象與精神。
角色人物形象與精神分析(溫馨提示:以下内容,包含劇透!)
人如其名,袁鷹真的像鷹一樣,不懼危險,翺翔在廣闊天空,永遠堅守在聖女峰,成為真正的守護神。她很執着,一心參軍,花名單上沒有她的名字,照樣追趕火車,一路前行。她很堅強,進了部隊,擁有扁平足的她面臨退兵風險,她長途跋涉孤身一人進行野外拉練,隻為證明能适應部隊高強度訓練。她很善良,模拟救援時,她堅持背回“死去的戰友”,真正做到不抛棄不放棄。同時,她也很單純,為了能與呂強在一起,她争做模範,争取早日提幹,寫的信不知不覺達到上百封,但卻被呂強抛棄。
袁鷹,是整部劇中的女主角。她一出場就受到所有人的喜愛,包括昆侖山聖女峰戰士對她的純潔戰友情。袁鷹之所以能夠如此“完美”,完全是因為她的純潔與善良,還有她那“兩不怕”精神,讓所有的觀衆包括自己,都十分敬佩!她形象地表現出進部隊前後的思想轉變,展現了軍人的優良品質。通過殷桃的演繹,能夠感受到她對于軍人的理解已經融到骨子裡,也正因如此,許多觀衆都會被她的演技所折服,深深感動。
滿腔文采的他擅長作詩寫文章,但在愛情上卻不善言辭。丁浩天是整部劇中最有才華的人,寫的詩歌甚至刊登在解放軍報上。而老蔫班長希望他能成為炊事員,這的确有些“大材小用”,浩天也盡顯失落。直到老蔫班長的犧牲,他才明白這份苦心,為不辜負老蔫班長的信任,開始獨自一人接手哨卡炊事工作。浩天,是真正能忍,成大事之人,他的寬容、執着處處體現。對于袁鷹的默默付出,更是散發出男人的魅力,真正用行動證明什麼才是愛。丁浩天如同聖女峰冰天雪地般沉默,而發起火來卻又是天崩地裂。他與袁鷹兩人性格十分相近,但近到幾乎錯過了彼此。最終丁浩天擁抱着已經凍僵死去的袁鷹,那段告白令人心碎。
丁浩天這一形象展現出了人民解放軍無私偉大的精神,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丁浩天的扮演者沈曉海也十分敬業,片中黝黑的肌膚并非化妝效果,而是他切切實實高原體驗,甚至曬傷了臉龐,這也讓許多觀衆覺得丁浩天由沈曉海飾演,的确是不二人選。
整部劇中,他是三觀最不正的角色。作為逃兵,他遭人唾棄。為了事業,他放棄真正的愛情。他内心備受煎熬,意志薄弱,他忍不了昆侖山的艱苦。他是一個自私的人,有着自己的小如意算盤,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用豬血寫決心書,為了前途送班長煙。他的每一步都有着自己的“小目标”,也至于最終,他沒能戰勝自己的私欲,走上歧途,最終自食其果的下場也是命中注定。但呂強并非鐵打的反面角色,他隻不過是将人性的弱點放大,因此這一角色與袁鷹、丁浩天等人有了鮮明的對比。這一男配顯現出人性的另一面,可謂在現實生活中有了批判精神的意義。當然觀衆越恨角色呂強,也就越會佩服吳健的演技,因為,他将呂強這一反面形象徹徹底底演活了。
韋鐵司令員,擁有不怒自威的面容,又擁有者鐵漢柔情的心腸。女兒是她的軟肋,他是一個十分矛盾的角色,一邊是守口如瓶的承諾,而另一邊是妻子苦苦尋找的親情。面對死不瞑目的妻子,面對不能相認的女兒,韋鐵不知所措,他内心十分矛盾。而後女兒婚事上韋鐵為保護女兒,卻屢屢傷及女兒。他有錯嗎——為了誓言難道不應該堅守嗎,為了保護女兒有錯嗎?可是他沒錯嗎——為了一個誓言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親情的破裂更是讓他後悔莫及。這個糾結為何會有如此大的代價,這正是源于韋鐵的軍人氣概,他與袁有生有着生死之交的戰友情,讓他選擇一命換一命,他的信守承諾,他的鐵骨铮铮,都體現出他那有情有義的一面。作為司令的他,能夠統率千軍萬馬。而作為父親的他,卻處理不好三個女人之間的關系。李幼斌飾演的韋鐵多了幾分男人的柔情,多了幾分人情味。
桂紅雲的身上,可以看到母愛的偉大。十八年前,韋鐵把剛生下來的女兒送給了戰友袁有生,以報救命之恩,桂紅雲的沒有怨言,更多的隻是思念。十八年來,想念女兒的心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桂紅雲背着丈夫四處打探女兒的下落,隻希望打聽她過得好不好。她一出場也許會讓觀衆讨厭,因為她那副嚴厲的表情,同時對女兒韋潔有着些許溺愛,感覺她是一個勢利的人。但随着劇情的發展,觀衆都能感受到她的溫暖與特别。她很堅強,自己身體不好卻仍然堅持上山為戰士們體檢。她很公正,女兒入黨時沒有給她任何捷徑。桂紅雲的一生仿佛都在尋找自己的親生女兒,找到後卻又不能相認的辛酸更是令所有人心疼,這僅僅隻是因為她答應了韋鐵那“守口如瓶”的承諾,以至于背負起這輩子最大的遺憾——一聲“媽媽”。她的結局是悲壯的(在這裡不做太多叙述),徹徹底底将母愛的光輝展現得淋漓盡緻,顧燕的演技更是讓人敬佩,她的失态、她的哭泣、都将一個做母親的撕心裂肺之感,演繹到了極緻,讓觀衆感受到桂紅雲内心最深處的痛,桂紅雲主任是我在整部劇中最敬佩的角色之一。
韋潔這一人物其實是比較争議的,她有着小姐般任性霸道的傲嬌氣,但也有着天真單純的戀愛腦。對于父母親,他展現出時而叛逆時而順從的個性。而在呂強面前,她盡顯淑女般溫柔體貼。如果不是遇人不淑,韋潔一定能過上幸福地生活。在這部劇的前半部分,基本都是她和袁鷹之間的鬥争,為了事業的提幹,為了終生的愛情。她是一個要強的女孩,由宋汶霏飾演屬實非常貼切,将其性格演繹得十分豐滿,也讓她憑借該劇大火。隻可惜之後宋汶霏因癌症逝世,年僅27歲,實屬讓人遺憾。
聖女峰戰士,他不辭辛苦,每天獨自一人忙碌着戰士們的一日三餐,從不抱怨。他心地善良,為了讓戰士喝到甜水,跑到幾裡外的河邊鑿冰帶回,因為隻有那一塊的水甜!就這樣,他堅持了整整八年,為了聖女峰哨卡的戰士們服務了整整八年。他是幸運的,遇到了最懂他的丁浩天,互相談論着心事。但同時他也是不幸的,即将能夠轉業回家娶媳婦的他因突發心髒病犧牲,實屬讓人痛心。老蔫是整部劇中令我久久不能釋懷的角色之一,他的犧牲是十分光榮的,為了聖女峰戰士的後勤保障他貢獻出了一切,他是聖女峰永遠的英雄!
方揚雖然是劇中一配角,但是他的仗義屬實讓觀衆印象深刻,愛憎分明的他是劇中性子最急的人。但同時他的身上也有着矛盾點,他一直認為丁浩天在愛情中是個慫包,明明喜歡袁鷹卻不敢表達愛意。而方揚自己,卻也存在着同樣的問題。他喜歡衛生員阿依古麗,但直至阿依古麗複員回家當日也沒有表達愛意,十分害羞。他的愛情顯得十分低調,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愛。姬他通過這個角色,表現出作為一名男人,作為一名戰士的愛情有着多種多樣的表達方式。
作為袁鷹等人在新兵連的班長,他的出現屬實給劇中增添了不少笑點。他憨厚老實,沒有文化的他知道,要想在部隊待下去,隻有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積極體能訓練。他是非常耿直的人,說一就是一,是真正的服從命令者,在他的身上,觀衆可以看到時代背景下,軍人的特質——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在結尾時,呂強認為轉業回家沒什麼不好,但張保國卻表示自己隻要能留在單位無論做什麼都值得,哪怕是犧牲。這一人物間的對比,可以看出張保國對于軍隊的一片至誠,對于祖國的無限熱愛。該角色由王奕盛飾演,而演員本人正是一名退伍軍人,因此在演繹上着實有說服力,畢竟那是刻在骨子裡的軍人情懷!
豐滿的人物形象對比,相信我在這裡的闡述一定讓你更深度地了解劇中人物。接下來簡單讨論下本劇最大的争議——袁鷹的犧牲:
最後一集,袁鷹考上了軍校,她想再次回到聖女峰哨卡與戰士們告别,但因單獨前去搶救生病的阿娜爾罕而被暴風雪困住,最後跪在雪地上壯烈犧牲。這一幕屬實賺足了觀衆的眼淚,袁鷹的堅強努力換來了錄取通知書,她的犧牲是整部劇最大的遺憾。許多觀衆久久不能釋懷,包括我在一刷時的感受也記憶猶新。有人會覺得袁鷹的犧牲不值,因為她一意孤行,不聽從旁人的勸告。而有些觀衆會為她惋惜,畢竟好不容易考上軍校,與浩天的愛情也有了起色。
我認為,編劇将袁鷹的結局寫犧牲,是想要凸顯出袁鷹作為戰士的英雄主義色彩,如同劇中老蔫班長的犧牲一樣,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每一位戰士都是默默無聞,但犧牲卻如此壯烈。袁鷹的犧牲有着深刻的含義,作為一名邊防戰士,她随時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就如同劇中一開始,她明知昆侖山是高原,但她仍選擇哪裡危險就去哪裡,這也與她常哼的歌曲《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相對應。袁鷹,是中國軍人的代表,袁鷹,更是一隻飛在高原上的鷹,時刻守衛祖國的西大門。她永遠活在海拔5380米的聖女峰哨卡上,傳遞着一種軍人精神!
通過這部軍旅題材電視劇《在那遙遠的地方》,觀衆一定能夠感受到邊防軍人特有的情懷,同時也能重新拾起自己的信仰。劇中的每一位年輕人,駐紮在昆侖山上,他們都是“革命理想比昆侖山還要高”的“70後”,無論物質多麼匮乏,但精神信仰之花永不凋零。他們的身上有着對祖國、對人民無限忠誠的光輝品質。也正是如此,使得《在那遙遠的地方》的每一位人物都有着無盡的光彩,散發着非凡的魅力,我也會永遠記得聖女峰哨卡“缺氧不缺精神”這句铮铮誓言!最後,緻敬每一位戰士的軍旅青春,緻敬每一位像鷹一般的中國人民解放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