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本周我一共去電影院看了三次《國寶》,前兩次在京都和大阪看,第三次在高松看,除了高松的場館沒有坐滿,其他兩次都幾乎是全滿員。

我先說一下我喜歡國寶的理由:

一、每一場歌舞伎都極緻美麗
電影不僅展示了觀衆的視角,還穿插了側面、後台以及演員互動的鏡頭,非常巧妙地呼應了台上表演和台下現實的關系

喜久雄第一次到丹波屋,在演出後台看到花井半二郎和俊介表演《連獅子》,後台給了很多喜久雄的鏡頭,他眼中的是好奇,羨慕,以及迫切希望表演的決心。《二人道成寺》前後演出了2次,一次是喜久雄和俊介的初次出道,另外一次是17年後的合作首秀,第一次台前出現的更多是緊張,比如喜久雄上台前和俊介互動做了彈額頭的動作,出道成功後的采訪和酒吧喝酒場景,展現了俊介作為“二代血統”歌舞伎傳承者的沾沾自喜和傲嬌,而喜久雄表現的相對平靜,甚至在第二天還堅持一大早出去排練(這也對應了導演想要傳達的歌舞伎血統 VS 歌舞伎才能),對應是否熱愛歌舞伎,我看下來感覺喜久雄和俊介都是非常非常熱愛歌舞伎。《鷺娘》在電影裡面也出現了2次,第一次是喜久雄和俊介第一次到京都看小野川萬菊表演的《鷺娘》,當時萬菊已經是評為了人間國寶,第二次是喜久雄自己被評為人間國寶之後的《鷺娘》表演。萬菊表演《鷺娘》的片段中,有很多台下喜久雄和俊介“羨慕”的坐着欣賞萬菊表演的場景。第二次喜久雄表演的《鷺娘》穿插了很多采訪的鏡頭,借用喜久雄女兒的口,告訴觀衆喜久雄被評選為國寶。回憶了一下我所看到的電影,貌似隻有《教父》中,出現多次表演和現實的結合。

二、血統與才能的反複對比
電影開篇,少年時代的喜久雄表演《關之扉》,13歲(記不太清了),渡邊謙飾演的半二郎首次看見他的表演,感受到他與生俱來的天賦(内心OS:表演的很專業)

第二次體現“血統”是在半二郎遭遇車禍,需要找替代者上台表演時,半二郎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喜久雄上台表演,寺島忍(忘記片中叫啥名字了)和半二郎的對話就是在告訴所有人,按照血統應該讓俊介上台,但是,半二郎選擇了喜久雄,因為他非常清楚,俊介的表演不如喜久雄,即使有歌舞伎血統的是俊介。這也導緻俊介在看到喜久雄表演之後跑出劇場,說了那句“こんなの役者になりたい、なりたい”(我看到這裡眼淚唰的留下來了),後面導緻了俊介離家出走,喜久雄賜名,走上巅峰

第三次體現對比的是在半二郎表演中吐血住院之後(雖然導演沒有給具體鏡頭,但是我感覺那個時候應該是半二郎已經不行了),俊介回歸了家族,并且帶了兒子(歌舞伎傳承人),幾個采訪和表演的鏡頭切換,俊介接受了電視台采訪,回歸做主演,萬菊親自指導,對應了喜久雄被邊緣化,做了小角色,八卦雜志曝光黑曆史,走了歪門邪道走下坡路。這一段是血統戰勝了才能。(其中還包括渡邊謙吐血的時候,叫的是俊介的名字)

三、三代歌舞伎演員的美學追求

半二郎、喜久雄、俊介、萬菊,代表了三代一輩子追求歌舞伎的演員,在他們身上,我看到的隻有對美的追求,對歌舞伎的追求

小野川萬菊在片中出現的幾個場景,第一幕是在《鷺娘》後台化妝,第二幕是渡邊謙表演吐血的時候,萬菊在邊上是一種旁觀者的狀态,第三幕是萬菊指導俊介(回歸家庭後)表演時說的幾段話,第四幕是萬菊在走之前,在破爛的房子裡面,和走到人生低谷的喜久雄說的幾句話,雖然沒有很多台詞,但是萬菊的話是裡面最點醒人的。他代表了作為人間國寶,需要付出的代價和承受的孤獨。

俊介繼承了歌舞伎的血統,一輩子就隻有歌舞伎一條路,不需要為未來擔憂,對他來說,歌舞伎,就是一輩子的事業。直到看到喜久雄的表演之後,他明白了差距,即使他擁有血統。但是俊介在表演《二人道成寺》發現腳部問題(家族遺傳性糖尿病),截肢之後,他終于意識到,自己對歌舞伎是非常熱愛的,于是和喜久雄表演了《曾根崎心中》(因為他的另外一條腿也快保不住了,藝術的最後階段),電影在這個階段,俊介和喜久雄和解了。

補充:

我在二刷三刷的時候,注意到電影給了很多喜久雄的後背畫面,包括但不限于:

少年時代喜久雄的後背

刺殺之前,喜久雄和春江的刺青後背

少年喜久雄在排練現場俊介問喜久雄後背文身是什麼(喜久雄刺青圖案是為了給丹波屋報恩,也是黑道标緻)

出道之後,在春江家裡,喜久雄的後背

喜久雄後背刺青曝光上了八卦雜志

流放小劇場演出遭猥瑣男扒衣服展示後背

喜久雄人生下半場,後背特寫逐漸消失,仿佛象征着命運的轉折——曾經的标記已經不再重要

*由于我日語還不是很好,開頭的長崎方言和後面有些關西話聽不懂,可能理解不到位,期待後面出中文字幕版之後,我再四刷!!!

以及,謝謝導演和主創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