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看過編劇寫的《我的大叔》,當時就被深深折服,寫的太細膩太好了,把平凡人的生活那種不可言說的痛苦,和煎熬着痛苦走向明天的希望,以及中年人的心态寫的絲絲入扣。好的影視就是這樣,即使不是那個年紀,也能對那個年紀感同身受;即使不是那個國度,也能跨越國度獲得共鳴。


《苦盡柑來》也是這樣,編劇導演演員都非常優秀,有太多優點。可以說韓劇的進步能力真是非常快,在市場轉而面向歐美以後,韓劇從編劇到導演快速地吸收了歐美劇的優點。《苦盡柑來》裡有許多好的轉場,包括一開頭的轉場,就非常有美劇轉場鮮明的優點。在國産劇還在用生硬老套的“閃回光效”去講閃回時間點時,韓劇已經吸收了歐美劇多線叙事和多時空轉場的編導方法,從而能夠有條不紊地在畫面上銜接各種時間線,自然高級的過渡和轉場,或者能直接切鏡頭就講明白,都是有設計的,不需要加生硬的“閃回光效”。
配樂也非常到位和有質感。最近接連看了幾部國産劇,都在混亂濫用音樂、動不動靠激烈的配樂胡亂拉氛圍(國産劇很多連配樂都沒掌握,後期非常亂)。而《苦盡柑來》配樂就是恰到好處的,人物在對話的時候基本不會上配樂,而是配一些自然環境的微微蟲鳴聲。而在氛圍畫面時才起配樂,并且作曲也好,讓無台詞的氛圍畫面非常感人。


編劇在寫細膩人生和人性上依舊強悍,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細緻入微,不需要那種大開大合的情節(例如殺人等刺激性情節),而是于無聲處聽驚雷,在落地的人生講述中起承轉合,又能從小的方面給人以轉折,比如有缺點的自私的人卻又做出了善意的舉動,而後又有自私的舉動,非常豐富。


置景上也極具生活化細節和氛圍感,讓人一下就能被帶到那個小島上,做到了生活化質感和鏡頭美學的融合。裡面貧窮人們的小屋充滿了“人氣”,充滿了生活的細節,吃穿和幹的活都讓觀衆能感受到他們真實的艱難生活。最近看過的國産劇,隻有《邊水往事》做到了這種這種人氣。而很多劇都充滿了場景上的虛假懸浮感,房間有種刻意做舊又華而不實的感覺,像舞台劇一樣,比如《清明上河圖》《北上》等等。


韓國年輕演員真的優秀并且有靈氣,iu在我看完《我的大叔》後就讓我非常驚訝,她是一個完全把自己交給了角色的演員,所以在了解到她竟然是女團出道卻能有這樣的靈氣和投入度後,真心佩服這些演員的“忘我”。iu在《我的大叔》裡挂着自然的黑眼圈、穿着最樸實的衣服,把那個沉淪在生活絕望感裡的普通人給演活了,那部劇裡她的人物是很少哭的,大多數時間是一種眼淚都流不出來的絕望憂郁感。相反在《苦盡柑來》裡,iu演的是一個帶點潑辣、愛哭的角色,并度過人生各個階段層次多,還成為了母親,即便iu的臉比較顯嫩,但她駕馭起母親也非常契合人物,太靈動了這個演員,從面部表情的生動,到肢體語言完全呈現出一個底層帶潑辣的人物的自然松弛。所有人物讓畫面生活起來真實可信,除了演技外,他們的肢體語言永遠都在和生活環境互動,手上在邊做活邊對話(不像國産劇很多時候僵硬假就是因為對話起來人就不動)。并且整個人物的皮膚質感都細節到随着情節和時間在變,男女主在過的不好的時候,臉上膚色就會變成風吹日曬帶灰塵的質感,太細節了(最近的國産劇隻看到《邊水往事》《阿勒泰》少數幾部做到了這種細節質感)。


神奇的是,像這種“一個男孩到中年都從一而終的愛着女主”的人設,我在看劇情簡介的時候會覺得,裡面的這段男女情怎麼好看的起來,會覺得太科幻了。但是演員、導演、編劇共同真的把這樣在生活中不太可能的人物,給拍出了一種契合劇情的自然感和感動。那段男主跳船遊向女主的情節,本來應該是屬于狗血範疇的,可以想象要是換成國内多數導演來拍+國内小生來演有多狗血——但是《苦盡柑來》導演真是牛,把這段拍的非常感人非常有氛圍感,女主那一長段的奔跑讓我想起了《愛樂之城》裡主角在水邊長廊的畫面。男女主演員演技也撐起了這個戲。


裡面的主線親情就更不用說了,三代托舉寫的非常落地和感人,從那個年代走過來,太有東亞家庭文化的共通性了,父母的愛真是讓人落淚,而且把三代人的性格特點都寫的很鮮明,傳承性和差異性都寫出來了,還把時代性的事件,也和主角人生中發生的情節給自然結合到了一起,像選舉的事情。


總而言之,好劇不分國界,這部劇的優點是全方位的鮮明,并且這些年來,能肉眼可見的看到韓劇中各個從業人員對歐美劇的快速學習,又運用到本國創作中的兼收并蓄。這個真的值得我們的所有創作者包括演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