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了一下,許我耀眼還真有兩個編劇- -
一個是人大文學院副教授的原著作者,一個是負責過的電視劇豆瓣評分沒有上過七分的劇本編劇,難怪提離婚前後的劇情如此割裂了- -

很明顯後面的編劇2認知完全趕不上前面的編劇1。(以下純屬個人看法,如有分歧,不能罵人[來抱抱])
沈皓明作為精英教育培養長大的豪門接班人,他的人設精明世故夠手段,要寫他會為愛低頭,但不會為愛突然降智,手段愚蠢。
上位者為愛低頭,但又不讓人設ooc,隻能從主人公的境遇出發,而不是行為。

提離婚前的情節為什麼好看,因為編劇一直在制造“沖突”,不管是工作、身份、還是感情,女主許妍一直在這種沖突裡面遇到問題,解決問題。
作為這段婚姻關系裡的下位,為了能與男主“平等”而不停努力,她所展示的美貌、性格、智慧、手段等等…有着當代女性觀衆喜愛的所有女性角色特質,完全稱得上自我生活的“大女主”。
再加上導演的鏡頭語言和不拖泥帶水的剪輯風格,讓前期劇情呈現給觀衆的效果完全拔高了我對于後期劇情的期待。

而提離婚之後的輕喜風走向,卻一下沖淡了前期成年人之間陰暗潮濕那一面所呈現出來的極緻拉扯和性張力。
同時也讓女主許妍前面所有的眼淚變成了一場笑話(挽回那晚邊哭邊吃的一幕印象太深刻了):一個女人在感情中受到了傷害,男人後來看清内心,為了挽回做出了幼稚行為,而女人因為愛還殘存所以選擇原諒,最後皆大歡喜。
這不僅是人設的偏離,也會讓觀衆察覺到劇情邏輯走向的不合理。
其一便是男主在感情傷害中付出的挽回成本太低。
其二便是這種娛樂化“追妻”沒有改變兩人關系的本質,女主得到的這份愛,還是靠男主的“施舍”。本質上,女主在這段關系中的從屬地位沒有任何改變,和前期女主所展現的大女主角色特質完全相悖。
這也是為什麼前面的爽感在追妻後一下子變淡了。

提離婚之後的追妻到底要怎麼寫,才能呈現與之前相同的“爽感”,我有一個思路,那就是調換兩人的位置關系,從境遇出發再次制造沖突。
人往往是在一無所有的時候才最懷念曾經擁有的一切。

寫沈皓明在提離婚之後明白自己的真心,卻因為現實問題房地産泡沫,不得不和陌生的富家千金聯姻拯救公司危機。
寫許妍在離婚之後身心解脫,和沈皓明回到平等關系,将姥姥接到身邊,決定重新出發,開始新生活。
寫沈皓明和許妍在自由意志中,一個向左,一個向右。

寫沈皓明立身的根本,金達集團内外雙重危機,房地産泡沫無能為力,忠臣背叛氣倒父親,私生子弟弟重病,發現與自己毫無血緣關系。
寫許妍投身自媒體行業,靠自身的美貌,智慧、情商、過硬的業務能力和曾經的資本人脈混得風生水起。
寫沈皓明和許妍在社會地位中,一個向下,一個向上。

寫沈皓明行業精英在行業泡沫前無計可施,日日面對聯姻的假妻子相看相厭,看許妍在各行業優秀男性間遊走嫉妒的發瘋。
寫許妍遇見真心愛她,有錢有才的男二,并在日複一日的真心中逐漸瓦解,脫離單身,但并不再走進有過不好回憶的婚姻。

寫沈皓明孤家寡人,孤注一擲。
寫許妍花團錦簇,烈火烹油。
寫“虐女”變為寫“虐男”。

寫沈皓明屈服現實和内心拜倒在許妍腳下,做小伏低,心甘情願做第三者。
寫許妍為小小彌補自己,對沈皓明冷漠肆意背後又留有一絲心軟的餘地。
寫沈皓明成為這段關系的下位者,許妍成為這段關系的上位者。
寫沈皓明一蹶不振,越來越為愛不擇手段…
寫盡京州這件繁華的外袍下,兩人密密麻麻的愛恨糾葛。

直到姥姥離開,許妍開始思考新的人生意義。
寫許妍放下沈皓明,再次離開沈皓明,留下對沈皓明平靜地祝福。
寫沈皓明再次失去許妍的恐懼,這些年對人生失去方向的迷茫。
寫許妍去北歐追極光、在無人區看藏羚羊,去赤道淋雨,在坦桑尼亞看動物大遷移,在自然中找到新的生命歸宿。
寫沈皓明追逐在許妍的社交媒體中,追随許妍一步步找到新的人生方向。
寫多年後成熟的兩人相逢在南極的護鲸船上,看着沈皓明手上的龍舌蘭戒指,許妍溫和而平靜地訴說這幾年的一切。

(給我自己寫爽了,誰給我投錢我要拍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