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不時的戲

#侍神令

#theyinyangmaster

...

因為去買珍珠奶茶,所以遲到了十分鐘,進場的時候已經是打戲開場了,袁博雅在和很像無臉男的一個怪物在打鬥,他背後是一群白吃幹飯不幹活的捕快。以晴明的出場結束了這一場戲,這場戲裡,我覺得屈楚蕭古裝的扮像有點帥,盡管我十分讨厭流浪地球,盡管與郭敬明的前作“晴雅集”裡面的鄧倫演的博雅相比,他沒那麼白。

郭四拍電影,是将愛情與基情雙主線進行,在男男友情合作的主線關系下,揉進去各種暧昧的情節,來傳遞效果,來反襯愛情主線的生死相依,這是導演身處時代造就的拍攝手法,非常恰如其份的迎合了導演本身的受衆。

我特意去查了下,待神令的導演是李蔚然,拍過“我想和你好好的”,當時很想去看這部電影的,因為被海報上男方主角的大頭照所吸引,質感挺好的,但畢竟是個愛情片,受衆有限,而且也沒有出圈梗,電影本身不算大爆,但算的上通過海報讓我有印象的片子,監制是陳國富,大人物,與華誼的黃金CP,造就了許多許多經典又大賣的片子,我估計這票其實他也就是象征性參與,周迅算是他的老搭擋,但本身人物性格非常不符這片,這樣的組合很容易讓人想到,完全就是靠熟人拉來的幫子組合一下,甚少為電影選角服務,但我完全可以理解這樣的演藝生态,因為在任何一個商業創作環境中,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以每個人精心考量的意圖去做的,一旦做大,就要承受各種必需接受的安排以及服從,與此同時,這個市場永遠會因為某些或者機緣巧合,或者精心設計,或者歪打正着的時刻,而出現某些精彩作品,這些會被保留下來,而其他的,會随着時間一起沉埋。

與郭敬明不同,同樣是改編,這部神話片除了投入特效,劇本方面的元素還是走了老套路,以晴明的個人心理為主要表現層面,善,惡,情都是圍繞着他來轉,古裝其實是最挑年齡的,電影演員可以老,但是古裝電影演員不能太老,不然與受衆就會脫節,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周迅的演技完全被束縛在不合身的衣服,不合适的發型,不合适的情節,這樣的角色完全随便一個小花都可以完全,還可以大方特定自己尚且稚嫩的臉,但是放在兩個中年的演技派身上,這叫不合時宜。所以無論如何拍攝陳坤的各自心理糾結,效果都遠遠不如《火鍋英雄》裡面來的自然,特别是當演古裝還與愛情沾上邊的情況下,這種效果的破壞程度會放大13倍。

沈月和屈楚蕭的戲,成為了這部片子裡面最有趣的部分的,但是知名度的原因又使得經紀人不敢與背後資本對峙來搶C位宣傳,真是可惜的,這個商業世界,真是冷漠又無情,但我們卻又都像離不開鈔票一下,而不得不瘋狂跪舔。

捉妖記開創了這種真人與3D技術合拍的大片先河,可惜第二部就被資本給毀了,這又是一部資本投資再次搞垮的大片,在這個春節檔算是失敗了,但寄希望導演的職業生涯也隻是一個小片斷而已,保不準拍一部小片又拿獎,之後再回商業片大戰赢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