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的眼睛看不見,但他向往光明,最後他也成為了别人的光。他是鄭光明。

《人世間》這部電視劇中的角色每個都裹着厚厚的曆史塵埃,即使是明珠也都曾經蒙過塵蓋過灰,沒有辦法,這是時代和生活造就的,但有一個人是例外,他就是鄭光明。光明生來眼盲,心卻明亮,他被窮困信佛的媽媽收養,自此便一直心存感恩,努力生活。

獨自撫養與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子女讓光明的母親異常辛苦,她滿頭白發,眼神滄桑,神色愁苦,但她從放棄過希望,她信佛,她笃信善良。光明的姐姐被糟蹋未婚先孕,讓這個本就貧苦的家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鄭光明的世界裡,物質的困頓,他其實感受不深,他最想看的是光,這個眼神清澈的孩子是拿着玻璃彈珠出場的,那裡面有他的向往。

又是尋常的一天,光明依舊拿着玻璃“看”光,卻等來了一個男人,他是姐姐未來的救贖,也是男主角周秉昆-一個憨厚倔強善良的男人。光明早慧,他用心“看”到了希望的光,雖然他不懂大人的事兒,但他希望靠近溫暖的人。可是,生活哪有那麼平順,周家也是一大攤子事兒,周秉昆步步艱難,好在他是真的喜歡鄭娟,最後和鄭娟曆盡艱辛總算是在一起了。光明終于正式喊上了姐夫,他的心也落地了,但是新的問題來了,就是他的歸處。

光明是個小小男子漢,他不想拖累别人,他盡心幫着帶小外甥和侄女,直到他們能夠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有一天,侄女問光明他要去哪裡?光明回答自己要去北陀寺了。姐姐和姐夫問他為何要出家?光明說人總是要有歸處的,他說北陀寺的大師說去了那裡可以教他東西。其實這些話,是說給他自己聽的,他也欣然接受,這是他想了好幾年的事情了。

光明去了北陀寺,總算安放了塵世的軀體,他坦然純粹,很适合寺廟。姐姐去看他,問他自己肚子裡的孩子是男是女,他沒有說白,因為他是個出家人,但他也不忘安撫姐姐忐忑的心,這裡是光明成長的标志。當光明再次出現的時候,北陀寺遭了大火,主持出事了,香火不繼,光明日子過得清苦,姐姐希望弟弟能跟自己下山,光明拒絕了。

光明已經習慣了這甯靜的山間,塵世的繁瑣襲來,年少的他最初有些慌亂但很快就平息了,他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聽天由命,這是他人生境界的升華。北陀寺的事情最終得到了解決,姐姐來看他,光明朗誦了那首《北陀寺的風》。

北陀寺的風,這首詩象征的是人世間的滄桑和冷暖,包含了很多人的命運和情感,但光明說他不懂,反正有人懂就行。這句話讓我有落淚的沖動,他少年出家,一生清欲,他來這走一遭仿佛是來渡鄭家的,是了,他是個擺渡者,但他無怨無悔。

劇并未播完,可光明的一生已經明了,那是塵世之外的涅槃。

《人世間》鄭光明篇:善念佛心塵世光

--時與貓璞光影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