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最火的新劇,非它莫屬了。

刷爆全球熱搜,打破網飛新紀錄,更是創造曆史。

與此同時,它也争議四起,抄襲、融梗……評價褒貶不一。

今天就來具體聊聊——

鱿魚遊戲

...

班底+卡司,絕對的王炸——

網飛制作,黃東赫(《熔爐》《奇怪的她》)執導;

李政宰(《新世界》)、樸海秀(《機智的監獄生活》)主演。

就連來客串打醬油的,都是孔侑、李秉憲這等咖位。

...

果不其然,一上線就爆了。

超過10萬觀衆标記評分,豆瓣熱門排名第一,霸屏熱搜;

并在上線第四天,占據網飛電視節目排行榜美國區第一,世界榜第二,創下韓國電視劇在網飛榜單新紀錄。

此前的最高紀錄,是去年公開後曾登上美國排行榜第三名的《甜蜜家園》。

能夠刷新紀錄的原因到底是?

它比喪屍片要更爽、更血腥,也更殘酷。

...

故事的主人公成奇勳(李政宰 飾)是個不折不扣的中年混蛋。

一事無成,沒有工作,老婆孩子全跑了,隻剩下年邁的老母親,還要供他這個不孝子啃老。

但他卻絲毫沒有要改的意思。

...

孩子生日那天,母親惦記孫女,特地囑咐他得請孩子吃飯,給孩子買禮物。

嘴上說着好,一轉頭他就去偷老母親的銀行卡,馬不停蹄地跑到馬場賭博。

這把賭赢了又怎樣,曾經欠的一屁股債,一個子兒都沒還。

債主半路攔截,就差把他打死在公廁,逼迫他簽下放棄身體保證書。

...

...

帶着一臉血和僅剩不多的現金,帶着女兒在路邊攤過完了這個寒碜的生日。

成奇勳也知道自己是個垃圾,但垃圾總有垃圾的活法,得過且過。

正這麼想着呢,地鐵站裡出現了一位西裝革履的英俊男子前來搭讪。

他表示想和成奇勳玩個遊戲。

很簡單,就是韓國童年遊戲,打畫片。

隻要成奇勳赢一次就給他10萬,但輸了就要挨一次巴掌。

...

簡直是天上掉錢的大好事,成奇勳立馬答應。

說來也是比較背,輸了好幾回,臉上挨了好幾巴,成奇勳終于赢了。

這位男子沒有食言,立馬給了成奇勳10萬元。

...

遊戲結束,男子還遞給了成奇勳一張名片——

隻要玩上幾天,你就能獲得一大筆錢。

這場遊戲已經沒剩下多少空位,感興趣的就來聯系我吧。

...

一開始,成奇勳是拒絕的。

能夠簡單拿到幾十萬湊合過就行了,要那麼多錢幹什麼。

直到回家之後,老母親提起,前妻一家要移民美國了。

從明年開始,成奇勳就沒有機會見到女兒了,變成永遠的陌生人。

...

唯一能夠要回撫養權的方式,隻有父親出示證明有經濟能力撫養小孩才可行。

欠了一屁股債的成奇勳,怎麼在短期内湊到一筆巨額财産來證明自己?

夜深人靜,他撥通了名片上的電話。

...

很快地,一輛專車将他接走,上車沒多久就被迷暈了。

等他醒過來,他被換了身衣服,躺在了鐵床上。

和他一樣的,還有身穿同樣顔色衣服的幾百個人。

...

歡迎來到遊戲現場。

在未來的六天裡,在場玩家将會參與六項遊戲,全都獲勝的人,将獲得巨額獎金。

所有人都激動了,不假思索地簽下了遊戲協議書。

...

第一關開始。

遊戲也很簡單,就是小時候玩的“一二三木頭人”。

一座巨型假娃娃,以“一二三木頭人”為口令,在規定時間内抵達娃娃身後的,便勝利。

如果當娃娃轉過身來,沒能定住的,便淘汰出局。

沒有在規定時間内到達的,也同樣會被淘汰。

...

隻要你跑得快,定得住,這能有什麼難的。

私底下賭了100萬的兩個男的,開始之後撒腿就跑,有一個沒定住,被淘汰了。

另一個人還沒發現是怎麼回事,剛想趁機上前去數落他,發現他已經死了。

...

原來淘汰,就等于死亡。

受到驚吓的男子扭頭就跑,結果依舊,一槍斃命。

鮮血噴在了後面的人身上。

...

發現異樣的人們開始大逃竄,紛紛往大門奔跑,但卻也無一幸免,遭受到了機關槍的掃射。

原本參加遊戲的人,至少在無目的地逃亡中,死去了一半。

...

遍地的屍體,讓成奇勳産生了極度的恐懼。

這不是什麼天上掉錢的遊戲,這就是拿命換錢啊。

...

遊戲結束後,回到宿舍裡,情況公布——

原本的456人,有255人被淘汰,第一項遊戲的勝利者僅有201人。

受到巨大沖擊的幸存者們,開始紛紛地站出來,想要結束遊戲。

“我們隻是欠債而已,又不是犯了什麼滔天大罪”

...

紅衣蒙面人依舊沒有感情地強調——

“這隻是個遊戲,是給你們一個機會。”

...

與此同時,也首次公布了第一輪遊戲的獎金——

每位玩家的獎金相當于一億,淘汰了255人,則一共累積獎金255億。

如果在場各位放棄,那麼255億則會發放給淘汰的玩家遺屬,他們将會空手而歸。

...

隻有淘汰的人越多,累積的獎金越多,獲勝者分到的錢才會更多。

是命,還是遊戲,交給各位選擇。

這才隻是第一輪而已。

不僅是第一輪,後面的每一輪遊戲,都有着同樣的宗旨和特征——

全部都是出自韓國兒童的經典遊戲,簡單直接,幼稚粗暴。

包括片名的“鱿魚遊戲”,也是韓國傳統兒童遊戲中的一種。

...

遊戲很簡單,也就意味着勝敗也很直白。

赢了的人,活命又赢錢;

輸了的人,沒了命且一無所有。

到底該怎麼選擇,每一步都是人性的糾纏與鞭打。

...

其中最殘忍的一輪,兩兩結對,組隊玩遊戲。

但不是團隊戰,而是個人戰。

在組隊初期,所有人都想的是找和自己最合得來、最機智、最有默契的人組成一隊。

卻未曾想,結局竟是在二人之中,你死我活。

有赢了遊戲,死了老婆的丈夫崩潰,回宿舍之後上吊自殺了;

...

有為了赢得遊戲,不惜利用彼此的信任,欺騙對方的感情;

...

也有人明知道自己會輸,坦坦蕩蕩選擇了死亡。

...

最諷刺的是,早前沒人願意一同結對的落單人,幸運地成為了遊戲的通關人。

...

把生命當做賭注,把金錢當做前進的唯一目标。

人性中最醜惡、最虛僞、最貪婪的一面,全都在金錢面前暴露無遺。

片中更具嘲諷的一處,在于不停強調的——虛僞的公平。

紅衣蒙面人無情、冷酷、按規則辦事;

組織者再三強調,“在這個遊戲裡所有玩家都是平等的,玩家都以同樣的條件公平競争”。

...

同時也給了他們放棄的權利,隻要過半玩家同意,就可中止遊戲。

...

隻不過中止之後,又再回到一無所有的現實世界罷了。

倘若世界上存在真正的公平,那他們又何必淪落于此呢?

...

《鱿魚遊戲》之所以會爆,在于它的簡單與粗暴。

但問題與短闆也顯而易見。

解釋不清的衆多劇情漏洞、一路開挂躺赢的主人公,還有突然聖光降臨的良心發現……

這一切都有些違背了原本揭露人性真實的初衷。

...

最遭诟病的,還是抄襲、融梗的争議。

先是被質疑抄襲2014年上映的日本電影《要聽神明的話》,“123木頭人”、用巨型怪異人偶、通過遊戲決定生死等情節有雷同。

對此導演回應,劇本早已在2008年進行構想,2009年就開始撰寫,當時就定了首場遊戲,“非要追究的話,我認為我才是鼻祖。”

...

其次,片中衆多情節都與《賭博默示錄》《饑餓遊戲》《彌留之國的愛麗絲》等,有着類似的設定的走向,劇情與形式在市場上并不少見。

也正因這些争議點,《鱿魚遊戲》的整體口碑并不算高,豆瓣評分從一開始的8.7,目前下降到7.8。

...

但我們也必須承認,《鱿魚遊戲》的出現,是對日漸疲軟的韓劇市場,重要且緻命的一擊。

它結構工整,節奏流暢,懸念與嗨點并存,少了韓劇慣有的拖沓與累贅。

也由于網飛的開放性,直接的暴力與血腥的沖擊,更加倍刺激了感官與思考。

這種淋漓盡緻的爽感,卻也是我們可望不可及的。

我們所渴望、缺乏的,早已不僅僅是探讨人性、揭露真相的作品;

而是在此倚靠上,具有實驗性的重拳一擊。

...

*本文作者: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