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部劇。

畫了好大的一張餅。

六位編劇大手一揮帶着要昭告天下的架勢。

把他們的野心融進了短短三行的劇情簡介裡:

宅鬥、宮鬥、探案、愛情、大女主。

他們絕沒藏着掖着,他們就是全都要。

...

它上線三天,播放量破億。

比上線一天破億的《鏡雙城》慢了一小點。

...

比上線十一天才破億的《禦賜小仵作》快了一大點。

...

可就是沒找到屬于自己的那片是好是壞的水花。

沒有半點熱度,撲的悄無聲息。

再看看豆瓣,近三千條評價褒貶不一:

有人一口氣十集,根本停不下來。

...

有人四字概括,這劇不知所雲。

...

嗚呼哀哉,瞧瞧這個争議勁兒的!

這能少了我的身影嗎?

來,是騾子是馬咱拉出來遛遛——

《嫣語賦》

...

父母之命,媒灼之言。

我與夫君沒見過,但夫君就是我命定的緣分。

...

大婚當日。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

夫妻對拜,我送夫君入靈堂。

我爹還聘禮,我娘來接人。

對方家大業大,說我克死他兒子,點名要我陪葬。

啥玩意?

這是來時好好的,回回不去了?

...

她秋嫣(喬欣飾),秋府最不受寵的大小姐。

開局守寡,被夫家逼着殉葬。

親媽不管,親爹迂腐, 親奶奶讓她為大家舍自己死了算了。

她不服氣。

拼了命的抗争。

先是裝神弄鬼,在同樣殉葬而死的姨姥太太排位上動了手腳。

讓衆人對殉葬一事心生忌憚。

再對着網傳逼死姨姥太太的祖母一通施壓。

我可不逆來順受,誰逼死我,我就讓誰不得安生。

這一鬧,老太太确實心虛了。

求得太子出面幫忙調停,太子派衛遠候梁翊(徐正溪飾)解決此事。

那真是常言道,人生總要遇見幾個“不是人”的玩意兒。

這梁翊站着說話不腰疼。

三言兩語就把秋嫣送進靜雲庵出家守節。

秋嫣傻了,好一個白忙活。

不得行,我還有救我得進宮。

于是乎,全家最疼她的嫡母帶她入宮想讨一條新出路。

诶,好巧不巧,又遇到了這位衛遠候。

他一眼看出秋嫣心機,調換了禮物逼她就範。

眼瞅着進宮做女官是沒戲了,嫡母決定幫秋嫣出逃。

秋嫣淚别嫡母後,還是為大義重返夫家。

反轉來了。

她改變主意可不是為了死,而是為了生。

她和沒見過幾面的表哥秦暄(劉芮麟飾)合謀。

準備一起午夜驗屍,找到真正死因證明自己的清白。

誰知半路又又又殺出個程咬金,還還還是那個梁翊。

這三個人站在一起八百萬個心眼兒。

表面和氣,背地裡較勁。

為了守靈一個個大言不慚,啥都敢說。

一個說自己命格低賤,連累夫君。

...

...

一個要為故人封筆,不再做一詩一句。

...

...

...

還一個..

還一個面子大到不需要找理由,直截了當上門客居。

...

這府上一天上門三個人。

該來的,不該來的,不知道該不該來的反正是全來了。

就都不對勁成這樣子了。

回頭一看,這亡人的父母還是感動的不得了。

整個畫面全是感情,沒有技巧。

任由這幾塊兒老蜂窩煤....

啊不是。

任由這幾位“重情重義”之人留在了自己兒子的靈堂裡。

闖這一劫,女主的智商是全程在線。

說一句這是近期古裝劇裡最有腦子的女主真的不過分。

為了證明亡夫不是被自己克死的。

她先是一計調虎離山,用無數黑貓支走了下人,成功驗屍。

得知亡者死于毒殺後,又使出一計聲東擊西拿到了丫鬟的把柄。

順利見到了此案的關鍵證人。

...

識破證人真實面目,又來了個将計就計。

假意将其放走,引她原形畢露。

反轉反轉再反轉。

順藤摸瓜的把“亡夫”為真愛自殺反抗父母的事給調查出來了。

啥就她克死的,真是無稽之談。

鐵證面前,夫家為保顔面隻能乖乖放她回家。

看看這大女主。

有智慧,有擔當,拒絕道德綁架,整個人不卑不亢。

所以,這戲成了?

非也。

十幾集看下來,派爺心裡就四個字:可惜了了。

真就是昙花一現。

...

咱先說第一層,宅鬥。

古裝劇裡的“鬥”,鬥的是什麼?

以大家CUE的最多的《知否》為例,《知否》裡鬥的是寵妾滅妻。

盛纮(劉鈞飾)獨寵林小娘(高露飾),好吃好喝供着,百依百順還分了管家的權利給她。

一個妾室眼瞅着就要爬到正室的頭上了,那正妻大娘子(王琳飾)必然坐不住。

于是就有了那些明争暗鬥,嫡庶之争。

...

再看這盛家的女兒們,無論好壞都個性明顯。

墨蘭,外表柔弱,内心狠毒。

...

如蘭,活潑開朗,毫無城府。

...

明蘭,聰慧隐忍,自立自強。

她們的“鬥”是為了自保,為了更好的出路。

大多波濤暗湧,一點點達到目的。

...

但反觀《嫣語賦》,宅鬥這一層根本拿不出手。

因為所有的鬥,都鬥在了秋嫣一個人身上,鬥的甚至沒有道理。

這秋家的長輩們看她不順眼,時時刻刻找由頭将其發賣。

...

...

...

這秋家的女兒們千人一面,天天設計讓她出醜。

比如錘丸會, 這是姑娘們結識達官顯貴的一個機會。

别人家姑娘,抓緊時間展現自己,給家裡争氣。

秋家的女兒們,氣急敗壞的組隊坑女主,絲毫不顧自家門面。

先是打球,想要毀她容貌,但被女主機智的躲開。

再是以女主名義贈男子手帕,企圖毀她清譽。

真就離譜,把她毀了對你們到底有什麼好處?

前期對古代的規矩、傳統一通刻畫。

結果呢?這養在深閨大院的女兒們卻在為所欲為。

沒一個人明白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大道理。

這樣千篇一律的蠢笨惡毒,是為了凸顯女主的聰明伶俐?

為了讓大家看她兵來将擋水來土掩,關關難過她關關過?

再看第二層,探案。

如果說宅鬥用衆人的笨給女主立聰明人設。

那探案就是用女主來凸顯男主的業務能力。

我且不談每一個案子看似環環相扣,實則漏洞百出。

我也不提每一個案子你們随便問問簡單審審就真相大白了。

咱就是說,前面那麼有理有據心思缜密的女主。

一和男主辦案,仿佛一灘扶不上牆的爛泥處處秀智商。

為了查清假銀票案,倆人喬裝進青樓。

一場精緻的鬧着玩開始了。

辦案前,說好了啥都聽男主的。

到現場了,女主反水了。

那個猴急勁兒的,恨不得在每一句後面都奉上一句自己的判斷。

直接讓對方對自己身份起疑。

好不容易帶着線索跑出來。

女主又光明正大的打開賊人的窗戶開始趴牆角。

真的,你倆坐裡面聽去吧。

照目前的形勢看,你倆就是坐他倆旁邊,他倆也未必能發現你倆。

緊接着,他們探暗道深入虎穴,見到了罪人“陶朱公”。

因為女主自稱見過兇手,于是男主就讓女主認兇手。

那撒了謊的女主怎麼會知道呢。

隻見她一個身體前傾,果然整出了動靜。

衆人立刻出來就将他倆圍住。

女主大喊“别想跑,跟我們去劈柴處。”

這真是自報家門,白瞎了你倆來之前的一通打扮。

最後又是要靠男主高超的能力才順利脫險。

...

發現了嗎?

整個設置就相當割裂。

女主自己辦案,能反轉反轉再反轉。

刻意是刻意了點,但有些時候确實戳中觀衆爽點。

但男主帶女主辦案,卻又在不斷推翻女主的智商設定。

非要用她的拉胯來高光男主強勢走劇情。

第三層,咱們來聊聊大女主。

初見秋嫣,你以為她是人世間最清醒的利己主義者。

步步為赢,突破枷鎖,隻為給自己謀出路找幸福。

她可以同時擁有墨蘭的心機,明蘭的善良以及如蘭的活潑。

她還有新時代女性的思想。

她反對封建道德,痛批女子不該如浮萍般輕賤。

...

她思想超前,有着對女性未來的美好期待。

...

可再往後看兩集,這人設開始一點點崩塌。

她忽高忽低的智商,真的讓人一頭霧水。

這麼有想法的女子,竟沒有任何生活的智慧。

她遇事沖動,生怕得罪不了别人。

毫不審時度勢,遇人就是一通輸出。

...

...

...

這麼有想法的女子,傻到亮明身份去查自家的冤案。

天真的以為幾杯酒下肚,就能換取重要線索還家人清白。

整部劇看到現在,秋嫣的人物底色開場及高光,再無任何實際成長。

可惜,真的非常可惜。

而更讓人丈二的和尚摸不到頭腦的,還有越來越離譜的劇情。

比如,秋珉(許雅婷飾)的轉變。

母親去世,父親流放,最疼她的祖母也走了。

本來是千金小姐前途一片光明,如今卻家道中落隻能一輩子待在教坊司過活。

這麼大起大落的人生境遇都沒能讓她産生任何思考。

就非要通過一場被QJ的戲碼,完成成長or黑化。

然後呢?

這樣一個封建思想毒害下的标準産物又是如何行動的呢?

答:她直接擺爛。

帶着自己的第二副面孔,搶男人去了。

一部标榜着要展現女性意識覺醒的劇。

就是用這樣的人物設定來反襯女主的獨特與偉大的?

派爺我真的想對編劇說一句:您這格局“忒大了”。

...

不可否認。

《嫣語賦》确實有着讓人越看越上頭的魔力。

但劇集過半,它同樣不缺讓人下頭的辦法。

當我強忍着廉價的服化道,強忍着演員聲台行表樣樣都不太行。

為了人設、劇情看了十幾集。

最後卻發現整個劇本開始草率的像一本青春的讀物時,它可能就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光芒。

...

現在,大女主的戲越來越多。

但成功的卻極少。

為什麼?

因為編劇總是把目光放在了大女主的态度上。

說爛了的普世真理,一遍一遍換着人來。

所有的角色都輔佐女主,生拉硬拽着把“大女主們”一位一位送上神壇。

但編劇忽略了,觀衆更願意看到的其實是角色自己的一種成長。

這種成長,不能靠編劇的金手指全開,也不能靠主角純嘴炮輸出。

靠的應該是女子憑借自己的學識和判斷,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新生活。

這不痛不癢的,全依靠别的角色往上擡主角。

那就真的會讓人有點子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