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底線思維公衆号
https://mp.weixin.qq.com/s/5tcmWMRfeTF1R_zITKFGCw
“全國現行命案破案率為99.94%,已達曆史最高水平。”
2024年5月,當公安部新聞發言人李國忠在公安部例行發布會上作上述表示時,在刑警支隊技術大隊默默耕耘二十載的孫警官心潮澎湃。
2004年,公安部提出“命案必破”的宏大目标。整整二十載的努力,無數警察深刻地感受到這四個字沉甸甸的含金量。
01
1999年的某個清晨,B市某地公安局刑偵大隊,一起警情讓同志們“炸了鍋”。聽到這個消息,他們抓起筆記本就往命案現場趕。“
對于命案來說,最怕無名屍體和随機作案。”一名老警察告訴我,千禧年前後,全國連電腦都不算普及,更别說監控攝像頭、指紋和DNA技術了,“無名屍體或随機案件意味着沒有任何線索,找不到關系網,就排查不出嫌疑人。”
不幸中的萬幸,這次的報案人是死者的家屬。受害者文某,男,二十歲,死因是機械性窒息。“現在有天羅地網的‘天網+大數據’,而當年的制勝法寶,就是‘大腳闆’戰術。”當地一名警察告訴我,“大腳闆就是雙腿——走訪、排查、蹲點。這是最‘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
在很多案件報道中,“不斷摸排走訪”多是一句輕描淡寫、承上啟下的話。但隻有辦案警員知道,背後是多少個輾轉難眠的夜。兩條腿、一張嘴,配着一支筆和一本筆記本,這便是當年排查工作的所有裝備。在街道、在小巷,在街坊鄰居口中,關于死者的信息逐漸被記錄在警察們的筆記本裡,又彙總到案情分析會上,湊成了最原始的破案“大數據”。
如果以上帝視角觀之,或結案後倒推,這些摸排來的“大數據”很多與案情無關甚至會誤導破案,但沒有一條是可以忽視的。
老刑警們在這些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的線索裡“大浪淘沙”,犯罪嫌疑人的“畫像”也逐漸清晰:死者的同村遠親何某,欲與死者姐姐建立戀愛關系,遭到女方家人拒絕後有懷恨在心的表現。有人看到案發前日,何某出現在文某住處。最關鍵的是,何某目前不知所蹤。
除了一線“大腳闆”戰術,命案現場的“刑技人”也至關重要——刑技人是刑事技術警察的簡稱。刑技到現場後,手電筒是光源,舉着放大鏡到處找痕迹。如果有自行車或者摩托車,再來一個當年最熱門的國産膠片式海鷗相機,便是刑技人的高配了。
在部分地區,80、90年代也有了很多十分先進的儀器裝備,比如高倍顯微鏡、毒物檢驗儀器、電脈儀等。但更多的時候,痕迹檢驗靠的仍舊是一雙肉眼、一個放大鏡,以及閉門不出、晝夜不歇的“死磕”。
原來,案發前夜,何某趁文某獨自在家時,闖入家中強行留宿,待文某熟睡後,何某用電話線将文某勒死并逃離了現場。
鎖定了嫌疑人,但不意味着案件偵破是件容易的事。
B城有着連綿不絕的大山和數不盡的河湖、瀑布、水庫,犯罪嫌疑人是畏罪自殺、“歸隐山林”或者潛逃外省皆有可能。
很長一段時間,警察們搜遍了高山深谷,踏遍了省内的無人村,甚至連當地喀斯特洞穴都沒放過。逢年過節,也會提前在何某親朋好友家長期蹲守,可仍不見何某的蹤影。後來加入辦案的孫警官說:“受害者家屬時不時詢問進展又一次次失望而歸,我們使不上勁的無力感,很折磨人。”
這令我想起了當地另一個案件中的嶽警官。1992年,他為了争取攔截下犯罪嫌疑人,在發案走訪、獲得線索的第一時間,從B城買站票一路站到了兩千公裡外的G城。到達G城已是深夜,他的腿全腫了,第二天一早,又立即趕赴目标縣開始地毯式搜索。但在當時的條件下,要在茫茫人海中尋覓故意隐藏的犯罪嫌疑人,無異于大海撈針。無功而返的老嶽回到B城,看到報案人一家期盼的目光,心中充滿了愧疚感。“他們很痛苦,我也很難受。”
C市一名公安領導榮哥告訴我,“命案危害和社會影響大,一旦發案,當地都會投入大量警力。激情殺人發案早,犯罪嫌疑人大多能被很快抓獲。預謀犯罪,發案後犯罪嫌疑人為了躲避追查,整容毀容、跑去黑煤窯打工躲藏的不在少數,還有生存能力強的躲進深山裡和外界徹底隔絕,确實很難。”
歲月如梭。之後的很多年,當地已經沒多少人記得這起案件了,當年參加偵查的老刑警,部分光榮退休,新來的警察也多次更叠。但那幾本案卷從未被徹底塵封,它們被一代代刑警們打開、封存、再打開,泛黃的紙張也變成了電子文件。将何某繩之以法,已經成為了一代又一代刑警們的執念。每一代都在努力尋找新的突破口,那些年,他們重新梳理核查了線索上百條,先後輾轉浙江、廣東、重慶、海南多省十餘市,鎖定排查過上千人,均勞而無果。
正如此案一般,受制于當年并不成熟的刑事科學技術等原因,部分案件多年未能偵破,逐漸成為懸案。這些懸案,是紮在各地公安機關心頭的一根根刺。
02
老警察們的勞而無果和無力感,随着科技進步、偵查手段的升級和年輕警察的青出于藍,開始慢慢淡化。“2009年至今,仿佛每一年,都有新裝備和新技術‘冒’出來。”
痕檢工作不再隻有一間單獨簡陋的實驗室,物理檢驗區、足迹檢驗區、槍彈檢驗區、圖像檢驗區分工精細、各顯神通。“海鷗照相機+自行車”也變成了古董,在公安紀念館裡講述着它當年的故事。現在,功能齊全的現場勘查車裡,各式顯現、吸附、提取等現場勘查儀器,應有盡有。
刑技人也不再像過去一般“大包大攬”,分為了痕迹、影像、法醫三大類。其中,法醫和其他刑技人有所不同——刑技人的業務在“物體和痕迹”,而法醫的業務在“人”。刑偵、治安、交通等各類案件中,但凡涉及到人身傷亡的,都會出現法醫的身影。
2017年,無論是對全國破案率而言,還是于B城刑偵警察而言,都是一個分水嶺——我國命案現案破案率連續五年超過了95%,B城新發命案的發案驟降,而破案率近乎100%。
B城新成立了由多警種合成了刑偵作戰部門。那幾年,全國很多省市也走進了新發命案100%偵破的新時代,大部分案件能在24小時内水落石出,有的案件偵破周期甚至縮短至6小時以内。
“天網系統”居功至偉,新的生物檢驗手段,也憑借其無懈可擊的确定性,成為刑偵史上的一次重大飛躍——例如“白銀案”中應用的“Y-STR檢驗”技術及“Y庫家系工匠系統”。
“可不能忘了提我們特殊的戰友。”說到改革開放後刑偵的進步,一位受訪警察隐隐透露出自豪與驕傲。接着,他為我詳細介紹了一起“特殊戰友”在刑偵領域大放異彩的案件。
Z省C村公路邊水溝裡發現一女性屍體。經查,死者為當地孤寡老人方某,患有老年癡呆,村口視頻監控發現方某在淩晨離家後一直未歸,死者離家時攜帶的電筒、拐杖及所穿鞋子遺失。
兇殺、交通肇事逃逸還是意外事件?最初,警方一直沒有定論。争議集中在死者遺失的随身物品,破局關鍵也正是找回死者遺物。
“這種情況,就輪到無言的戰友出動了。”發案第三日,市公安局警犬基地接到指令,協助當地警方尋找死者方某的物品。追蹤犬從死者家中提取嗅源,以屍體位置為起點,迅速開展追蹤搜索工作。
“警犬嗅聞嗅源後,沿公路向西搜索幾百米後,至一處土坡前徘徊不前,興奮吠叫。根據它的吠叫和肢體語言,初步判斷死者物證有可能就這附近。”警察沿公路邊小路往土坡上搜索,在幾十米外的雜草叢中發現了一隻鞋子。之後,警犬又以現場鞋子為嗅源,充分感受氣味後,追蹤至另一農戶家門口。
警犬帶着訓導員從門口道路下山至公路,直至回到村口監控處。随着死者遺失物品被找到,以及追蹤還原死者生前行走路線和痕迹,最終确定這是一起方某不慎高墜受傷,後爬行至公路邊又巧合墜入水溝死亡的意外事件。
幾十年來,警犬作為警務實戰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治安防控、應急處突、反恐維穩等方面有獨特的作用,尤其在山林地貌條件下,警犬常常能起到“奇兵”效果。雖然人造嗅探器、阿爾法狗和科技“警犬”的加入,似乎會逐漸取代傳統警犬,但目前,“無言的戰友”仍在為了社會的安甯與秩序,“犬”力以赴。
03
随着命案發案持續下降、破案保持較高水平,公安機關具備了攻克命案積案的有利條件。在機制、技術、人力的支撐下,公安部決定向積案這塊“硬骨頭”發起猛攻。
2020年,向命案積案宣戰的“雲劍-2020”專項行動以雷霆之勢展開。當年紮在老刑警們心中的“刺”,開始一根又一根被拔除。沉寂了21年的何某殺人案也在此時迎來了轉機。
2020年11月,經過省市公安機關多次專案研判,終于在廣西柳州發現嫌疑人的蹤迹。後又經過近40小時的連續奮戰,成功鎖定該男子就是命案逃犯何某。
11月底,多地聯動的專案組制定了周密的抓捕方案,成功将何某抓獲。經突擊審查,何某對其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後悔萬分。逃亡二十餘年裡,何某改名換姓,從不使用身份證,從不與人交流聯系,每天過得戰戰兢兢。他輾轉十餘個市州,當過乞丐,也在黑煤窯或日結工地打過臨工。“每次一聽到我老家的口音,我就吓得當天就跑,連工錢都不敢要。”
何某被帶回了B城。已經退休又因此次攻堅再次“出山”的老刑警接到“徒弟”報喜的電話,驚喜得恍惚了好一陣。
“雲劍”行動成績斐然,攻堅一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命案積案5281起。其中,共偵破20年以上的積案2476起,占46.8%,10年至20年的積案2269起,占42.9%,案發時間最長達42年。
這當然離不開刑偵新技術和新戰法,但更為關鍵的是技術背後的“人”。
當年,老一代認真勘查現場,深入偵查調查,收集了大量原始證據資料,為如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專案行動時,有的老民警鑽入浩瀚書海尋找當年的筆記、資料,有的積極提供情況、出謀劃策。新一代也抓住現代科技發展的曆史性機遇。他們将最新技術手段充分應用到案件偵破中,為案件偵破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突破了以往解決不了的難題。
命案積案案發時間久遠、破案線索匮乏、偵破難度大。一個物證重複檢驗近百次,為了一個線索奔波追查數萬公裡,在啃“硬骨頭”時,這些是家常便飯。一代代辦案民警的艱辛努力、傳承接力,一起起命案積案才能被成功告破,一個個在逃多年的犯罪嫌疑人終被繩之以法,一個個不可能才變成了可能。
04
近日,提到我國近100%的現行命案破案率和公安機關“命案必破”的堅持,很多人将功勞全部歸結于“天網”,而忽略了技術背後的“人”的力量。也有部分人緊緊盯着極個别未破懸案、曆史積案或特殊時期的個别冤假錯案不放,陰陽怪氣。
天網系統如何建立的,DNA信息庫如何從無到有?我們感受到了如今“天網”系統的快速反應和威懾力,知道DNA數據庫“錄入”便“彈出”的精細強大,卻很難知曉從無到有建立起來的辛苦,以及應用與維護這份成果的不容易。
一名由公安部優選到全國各地的DNA比對專家,曾在參與“團圓”行動時告訴我:“2009年至今,建立和更新數據庫時,每一個被保留的信息,都要面對累計采集的幾千個疑似匹配的信息。這可不是計算機自動判定的,需要人工來識别确認……‘團圓’行動時,大家日以繼夜地工作,不敢有絲毫怠慢。”
而如何讓以億為單位的我國人口信息,逐步錄入信息庫中,其間難度,L市某派出所綜合警察阿南深有感觸。
“案發是2018年冬天,一個嬰兒被裝入垃圾袋丢棄在路邊垃圾桶中。後經屍檢,确定是一起棄嬰緻死案。”案發地在山區某鎮,地勢複雜、人口衆多,道路監控相對較少。“也不知道對方是故意為之還是巧合,丢棄嬰兒的垃圾桶正好在周圍幾個監控沒有覆蓋的地方。”
最初,當地警方以嬰兒被遺棄處為中心,逐一走訪了附近所有醫院、學校和每一戶人家。“因為嬰兒是足月生産的,所以排查重點是尋找關聯孕婦。我屬于影像組,‘福利’是眼藥水管夠。每天盯着屏幕看附近監控,遇到可疑人員逐幀盯着看,感覺眼睛都快瞎了。”首輪排查無果後,警方又将範圍拓展至全鎮,皆沒有獲得有效線索。
“于是我們提取了嬰兒的血液DNA,全分局一百多号警察全部外出走訪,挨家挨戶敲門解釋,說服群衆們一一查血比對。”該鎮親緣關系盤根錯節,此前也沒有如此興師動衆的大動作,可想而知,當年警方面臨的壓力有多大。
白天,阿南和同事們每天爬坡上梯,日行幾萬步,逐一敲門解釋、懇請配合采血。晚上,熬夜整理資料、分析案情。“上門查血,有些群衆很配合,比如想盡快洗脫嫌疑的,或者覺得把個人信息交給公安是安全的。但有些群衆會質問‘侵犯我的個人隐私’,甚至極個别的要求警察拿利益交換。那段時間,我太陽穴都快爆炸了。”
多番努力之後,公安機關在原有數據庫的基礎上新錄入該鎮近2萬份信息。可令人沮喪的是,依舊沒能找到棄嬰緻死案的嫌疑人。
“我們分析嫌疑人可能是鎮外驅車前來,佯裝丢垃圾将嬰兒丢入垃圾桶,又立即驅車逃離該鎮了。”于是,阿南和同事們又調取了該鎮各卡口的監控錄像逐一分析比對。但該鎮毗鄰西南地區某貿易集散港,每天往來車輛數以千計。“在連續作戰了半個月後,除了當地刑偵隊留下了,大家便撤走了。”阿南解釋,“因為日常警務工作也很繁重,警力有限,不可能在一個案件上耗盡所有。但這個案子隻要沒破案,就不會結案。相關線索和證據完好保存,希望有朝一日,能為這個幼小生命讨到說法。”
這根刺,還未從阿南和衆多辦案民警心中拔除。相信這根刺,定有拔除的那一天。
如今,我國是世界上命案發案率最低、槍擊案件最少、刑事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這不是從來如此、理所應該的,從建國初期的剿匪運動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嚴打,從千禧年後的“打黑除惡”到2018年的“掃黑除惡”,多少人為之努力過、犧牲過。不如想想,大洋彼岸的“人類燈塔”,2020年命案破案率僅54%,是它的攝像頭滲透率不夠嗎,還是缺少技術資金或沒有人力物力了?
隻提科技進步,卻忽略從無到有的建立和應用維護的不易,是片面的。隻知道科技紅利,卻忽略了掌握技術的人是誰和他們在為誰服務,這是不公平的。
現行命案破案率近100%的最根本原因,是人民警察對人民生命安全的執着和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