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象之年曾通讀金庸全集,射雕三部劇更是反複沉浸其中,極大的影響了我早年人生觀和婚戀觀的塑造。離家後接觸了真實的社會,忙着行萬裡路,就不曾再品讀這些俠骨柔情的男性向童話了。

一眨眼,成家立業,年逾不惑,經曆了起起伏伏,一時興起再看新拍的金庸武俠世界,居然生出了許多我年少時不曾有過的理解,尤其關于郭靖黃蓉和楊康穆念慈這兩對情侶,與任何時代擇偶期的小年輕們的故事其實并無大不同。男孩年輕時大多願意仗劍天下為紅顔,女孩也多半有情飲水暖,當然也不乏擁有清晰擇偶思路的男孩女孩們。其實擇偶中的一個重要的邏輯條件就是自己的社會狀态須清清楚楚,對方也要清清爽爽的,比如沒有破産在内,也沒有情債在外,至少表面上要看起來是這樣。

黃蓉雖有邪氣,但不論故意還是無意,這個底線邏輯是存在的,她欣賞的始終是一個家世清白,容忍自己小作,可以依靠和可以操控的伴侶,對聰明和顔值這些倒是不太看重(自己有),而郭靖不僅滿足上述條件,還可以讓她在後期的小家經營中充分發揮其智力價值,這就很對味了。當然劇中草原富二代一見面就慷慨解囊送貂送馬,要是遇到個撈女,那可就慘了;不過金刀驸馬一番炫富沒有留下一地雞毛,反而引來了一生摯愛,隻能說他運氣好,天作之合。

相比之下,穆念慈則沒有什麼底線邏輯,對自己的生存能力也有誤判。楊鐵心死後其無依無靠,隻想同義父之子楊康抱團取暖,卻忽略了基本的擇偶判斷标準。須知彼時楊康的個人狀态,在漢人圈中無論政治正确、俠義風評,還是社會關系,都是一團糟,回歸金朝自然欺師滅祖且地位肯定大不如前,但棄暗投明回歸宋朝就能好了嗎?不丢半條命殺幾個金人立個死功估計漢人是接納不了他的,楊康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完蛋了,比你穆念慈更為糟糕。一個生活狀态一團糟的人,去找另一個更為糟糕的人做伴侶,在現實生活中也幾乎沒有善終的。何況穆對楊的掌控能力幾乎為零,沒有任何操控經營的餘地,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是貧賤夫妻百事哀。

不過年輕時,誰沒做過點傻事呢?誰又能責怪别人的少女情懷呢?可歎的是,人生苦短,情深不壽,年輕時為了浪漫敢于挑戰最難的副本,而到了歲數,等那些情懷褪去,就會發現,有什麼刺激真能比得上一個正常運轉的家庭呢?那些人生吃的苦,無非是生活哲學不及格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