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的青春小說中,羅琦琦是我最難忘的女主,她的倔強、反抗,都讓我無比心疼,她身上有太多普通人的影子,又有普通人渴望的力量,而因為太多書粉的吐槽,我剛開始并不看好這部劇能還原出那個獨特的羅琦琦,直到忍不住打開看了幾集,沉浸之後發覺,原來琦琦沒有變。
作為80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人,羅琦琦的經曆是時代洪流下的常态。自幼在姥爺身邊長大,九歲到了不熟悉的父母身邊,内斂加上父母的偏心,羅琦琦養成了不會撒嬌、不愛說的性格,在家中漸漸變得孤僻,在外用叛逆來僞裝和反抗。
過去的經曆是她成長為羅琦琦這個角色的重要原因。對同樣留守兒童、不受父母重視的我來說,初讀《年少》,仿佛是在看自己的影子。羅琦琦心中滋生過的那些不甘心、不服輸,我都懂,想不通為什麼是自己遭受家庭的忽視、同學的排擠,對親人的離去感到痛苦,心灰意冷,覺得活在世上沒有目标、沒有歸屬。每每讀到琦琦那些憤怒、自白,都好像是我内心的一個聲音在呐喊,在落淚,和琦琦一樣,在想着:我要離開這個地方。
但羅琦琦之所以令人難忘,是她有自我救贖的力量。面對同樣的偏心,我隻能怨天尤人,羅琦琦則會讓自己成為自我世界的唯一,隻為自己而活。面對學校的排擠,我隻能默默忍受、逃避上學,而羅琦琦會反抗、有勇氣向母親道歉,隻為上學。面對親人的離世,我隻顧傷心和不解,琦琦則小小年紀懂得了人情冷暖,直面死亡這一課。
自此,羅琦琦那學習的身影就一直萦繞在我腦海。在我成績不好想放棄時,她的身影就會浮現。那段時間我總會想:琦琦可以,我為什麼不行?
而部分人覺得改編落俗的地方,是恰恰戳中我的地方,畢竟,誰不是在這俗世之中生活呢。對比原著父母從未探望過琦琦、給琦琦用妹妹用過的東西,對琦琦選擇放棄溝通的教育方式,劇裡的父母會為琦琦的将來打算,會買新衣服、給零花錢,會為琦琦成績下滑着急,琦琦服軟就原諒了她的離家出走,能看出是對琦琦關心、在乎的。而這個改編也讓琦琦的父母更像我的父母了,同樣的霸道,同樣錯誤的關心方式,同樣的不善溝通。曾經的我和琦琦一樣,無法與父母和解,年歲漸長才逐漸明白,父母的錯誤在于眼界、方式,父母的做法出于關心,而非忽視。細節雖有改編,但确實更貼合現實父母的心态,也更現實地展現了家庭矛盾背後的鴻溝與無奈。
除我之外,那個年代有羅琦琦類似經曆的人很多,大多數無力反抗,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反抗,盲目接受命運的安排。羅琦琦靠着自己的力量,抓住學習這條道路,最終考上大學,走出小鎮,她的逆襲當時非常激勵我。
成年之後又見琦琦,她有着芸芸衆生的苦難,也有獨一無二的堅韌和力量,雖背負着無數傷痛,卻一路不回頭的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