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日本電影選取的是是枝裕和導演的《步履不停》,是枝裕和導演是我認為對于亞洲親情關系解析最為透徹的導演,從早期的《無人知曉》中的無家長式的家庭關系到《小偷家族》中無血緣的家庭關系,是枝裕和導演在家庭這個話題上一直在持續的探讨,而《步履不停》則是導演對于親子關系的一絲探讨。


電影講述了許久未曾回家良多和妻子孩子因大哥祭日一起回到父母家并住宿一晚的故事,如此故事在清明節假日期間頗有些應景的感覺。電影開篇就是老父親出門買菜的場景,同時電影中使用了大量的下坡鏡頭暗示觀衆老父親已經到了人生往下走的階段,同時電影開篇就将父親和其他家人通過物理空間隔絕開來,展現出了父親的孤獨以及老年輩和年輕輩的隔閡,電影中的父親也符合傳統亞洲國家的父權形象,沉默寡言又具備權威。電影采用了傳統家庭聚會家長裡短式的唠嗑方式展開,從電影中最直觀的感受就像是春節回家時的聊天,身體怎樣?工作怎樣?學習怎樣?家人們在聊天中似乎都更加貼近了一絲,然而聚會結束,大家回到自己的生活圈後一切有沒有改變,大家的距離又開始疏遠,長此往複直至親人已逝。


電影主要聚焦在家庭中的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系,雖說為父母子女但長期不在身邊使得這種血緣關系似乎也有些淡薄,電影中既在講述這種血濃于水的親情,也在講述因為距離和時間導緻的親情的疏遠,而這也為電影增添了一絲悲傷的底色。老一輩的人還在緬懷子女的過去,而子女已經迫不及待向前前行,徒留老年人留在原地,最終還是成為記憶中最為親近的人。


是枝裕和導演的設定總是很細節,從家族中的兩男一女和小孩輩的兩個男孩子和一名女孩子似乎就是中年人孩時的映射,同時電影結尾的掃墓也呼應了母親帶良多掃墓時說的“白蝴蝶熬過冬天就能變成黃蝴蝶”這樣的話語,而這種的設定也讓電影多了些輪回感,而這種親近和疏遠似乎也伴随着子子輩輩永世流傳。是枝裕和導演的畫面溫潤且溫柔,但底色的悲傷為這個故事注入了一絲不一樣的味道。是枝裕和所構建的家庭關系極為真實,且故事安排也十分貼近現實,不由的将我帶入到春節回家的場景中,電影結束後思緒良久的我還是撥通了家裡的電話,和父親簡單唠了唠現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把握當下,抓緊時間,切勿讓情感變為遺憾。


個人評分:8.67分,優秀的家庭電影,對于家庭關系的一次深刻的解析,年輕輩的步履不停,而老年人卻隻能跟到這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