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 伊桑·科恩
主演: 瑪格麗特·庫裡 / 奧布瑞·普拉紮 / 克裡斯·埃文斯
類型: 懸疑 / 黑色喜劇
上映日期: 2025年

★★☆☆☆ 2/5 - 意圖值得肯定,但執行令人失望

看完伊桑·科恩離開兄長約爾後的第二部獨導作品《親愛的,别!》,我坐在影廳裡久久無語。這不是因為電影給我帶來了多大震撼,而是因為我試圖厘清這部影片究竟想要表達什麼,以及它如何在類型探索與性别叙事間迷失了方向。

概念先行:酷兒偵探與邪教謎案

影片設定頗具吸引力:瑪格麗特·庫裡飾演的加州小鎮女同偵探哈尼·奧唐納,與奧布瑞·普拉紮飾演的神秘警探MG·法爾科内聯手,調查由克裡斯·埃文斯飾演的魅力牧師德魯·德夫林所領導的邪教組織「四路聖殿」相關的連環死亡案件。

編劇翠西娅·庫克曾表示,他們希望讓酷兒角色成為“宇宙的中心,毫無邊緣感”。這一初衷值得贊賞——在傳統黑色電影中,酷兒角色往往被邊緣化或刻闆化。影片中由查理·戴飾演的直男偵探馬蒂不斷邀約哈妮卻被婉拒的情節,确實實現了某種性别權力關系的倒置。

...

叙事崩塌:支離破碎的故事線

然而,良好的初衷未能轉化為成功的叙事。《親愛的,别!》最大的問題在于其支離破碎的故事結構和生硬的情節推進。各種突兀的支線毫無邏輯地穿插其中,仿佛導演在剪輯室裡随機拼接場景。揭秘環節更是以一種令人沮喪的方式草草收場,讓前期的鋪墊幾乎失去意義。

我注意到前排的觀衆不時查看手機時間,這種焦慮情緒在影廳内蔓延。當一部懸疑片無法讓觀衆沉浸于其叙事,而是不斷提醒他們時間的流逝,這本身就已說明了問題。

情色争議:是賦權還是男凝?

影片中最受争議的無疑是大量露骨的情色場景。我必須承認,奧布瑞·普拉紮和瑪格麗特·庫裡的化學反應确實存在,但這些場景的長度和頻率明顯喧賓奪主,将本已脆弱的叙事結構沖擊得七零八落。

支持者可能認為這是對酷兒情欲的正面呈現,但在我看來,這些場景的處理方式更接近傳統男性凝視而非真正的賦權。當鏡頭過度聚焦于女性身體的特定部位而忽視情感連接時,所謂的“颠覆”就變得可疑起來。

表演亮點與局限

瑪格麗特·庫裡确實魅力十足,但她的角色被塑造成“表情單一、始終帶着些許疑惑神情的執着探員”,這大大限制了她的表演空間。伊桑·科恩稱贊她“完全理解這個角色,也深谙這類電影的精髓”,但導演似乎未能為她提供足夠的發揮餘地。

...

克裡斯·埃文斯飾演的邪教領袖是本片的一大亮點,他成功塑造了一個表面魅力十足、内心深不可測的角色。可惜的是,這個角色在後期未能得到充分開發,令人遺憾。

類型融合的失衡

《親愛的,别!》試圖融合黑色電影、偵探懸疑、酷兒叙事和B級片元素,但這種融合顯得生硬而不協調。影片在貝克斯菲爾德的烈日下拍攝,試圖打破黑色電影傳統的夜間場景,這一想法有趣但執行效果不佳。視覺風格上雖有亮點(如開頭的創意字幕),但整體缺乏統一性。

結語:單飛之路的困境

作為科恩兄弟的長期影迷,我不免将這部作品與伊桑以往的作品比較。顯然,缺少了約爾·科恩的協作,伊桑在叙事把控和類型平衡上遇到了明顯困難。《親愛的,别!》展示了類型電影性别颠覆的潛在可能性,但也警示了概念創新與叙事執行之間平衡的重要性。

最終,這部影片可能隻能成為一部滿足特定觀衆需求的小衆cult電影,而非科恩弟弟單飛生涯的代表作。如果你隻是瑪格麗特·庫裡或奧布瑞·普拉紮的忠實粉絲,或許可以從中找到一些樂趣;但如果你期待一部繼承科恩兄弟以往水準的作品,可能會大失所望。

推薦指數:★★☆☆☆ (2/5)
适合觀衆:瑪格麗特·庫裡/奧布瑞·普拉紮忠實粉絲;對酷兒類型片有特别興趣的觀衆
避雷提醒:科恩兄弟純正風格愛好者;重視叙事邏輯的觀衆;反感大量露骨情色内容的觀衆

一句話題評:“試圖颠覆類型常規,卻陷入叙事混亂和男凝争議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