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虛構的台北大稻埕王氏富商一家與真實的曆史人物緊密結合足可看出萬仁導演對古裝戲劇的拿捏與符号隐喻;如果說王老爺與太太對兒女聯姻巡撫名門的偏執象征着台灣本土士紳對大清帝國的“單相思”,那麼被舊禮教禁锢的癡男怨女們則代表了被上層意志裹挾的台人境遇;當乙未戰争爆發,成立半個月未到的Republic of Formosa政權迅速崩潰;唐景崧逃了,丘逢甲跑了,連戰功赫赫、重信愛士的黑旗軍領袖劉永福也在台南淪陷前化妝成老婦打扮、乘船夜遁;上層顯貴無心守土;中層士人随波逐流;下層義勇無力回天;幾乎無人再願為這片島嶼的存亡盡全力,最終隻剩下日據暴虐後的親善假象與王氏富商的家破人亡。當王老爺晉升為官,他能否知曉自己隻是被官府鄙夷的利用對象?而當王少爺行将就木,他能否明白自己與抗日義軍隻是被抛棄的孤兒?可悲的是,兩岸關系的進程便是一直如此,循環往複......
(Ps 台灣曆史劇中布景與選角最考究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