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隐秘的角落》,所以對導演團隊的作品很期待,剛上線就連着把三集看了。基本可以斷定,它不是《隐秘》一樣的強懸疑作品,其社會派的屬性更濃。但辛爽導演這部作品的腔調實在拿捏的準,别說電視劇了,那些打着複古名頭的電影,大部分美術都沒有這部準确。故事的其中一條線索發生在1998年的東北,筆者98年出生于洛陽,因此對劇中氛圍很熟悉。可能大家不知道,洛陽曾經也是個非常重要的工業城市,那裡有第一玻璃廠、第一拖拉機廠、第二拖拉機廠、軸承廠,我小學便就讀于一拖一笑。東北經曆的國企下崗潮、社會動蕩、包括後來的艱難轉型,洛陽都經曆過。
懸疑片有兩大流派,其中一類叫做本格派。本格就是最old school的,以解謎為主要線索的那些推理小說,但當科技發展,DNA技術和無處不在的攝像頭讓刑偵實現了降維打擊,在當今環境下寫精巧的案子不剩下多少空間,所以現在的主流是社會派。《隐秘》也是社會派,它在第一集其實已經告訴了兇手是誰,主要關系何在,但它隐藏了一條朱朝陽的犯罪線,内含了本格元素;就目前《季節》的線索來看,社會派意味更濃,所以從社會背景、文化批評這個角度來解析這部作品,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第一集
第一集中,很清楚地交代了主要人物和主線。這個故事的主線叫做“許多年前,王響的兒子死于非命。如今,因為一起意外的套牌案,逃逸多年的兇手再次出現,王響和他的老夥計們踏上尋兇之旅”。
故事有三條時間線:
第一條主線在1997年。我們從第一集得知,1997年,王響的兒子王陽高考失利,邂逅了一個叫做沈墨的美麗姑娘;
第二條線是1998年,桦林鋼廠因為港資卷錢,行将破産,下崗潮将至。而此時,發生了一起惡性碎屍案,而很可能在這一年,王陽同樣去世。
第三條時間線就是現在,王響和龔彪都過得不算如意,因為一起套牌案,王響再次發現了兇手,準備追兇。
第一集主線交代得很清楚,老實說,這條主線也就馬馬虎虎,完全沒有《隐秘》那麼好。隐秘的主線叫什麼?“三個小孩目睹一男人殺人,小孩不僅沒有報警,反而決定敲詐這個男人,結果發現這個男人是他們的老師!”,《隐秘》的核心故事線索太強了,作戲的空間巨大,而《季節》相比之下,主線比較弱。
但是,第一集從制作層面真好,它還原的98年東北,和我記憶中小時候的洛陽特别像。幾個細節:自行車座上,包着粗毛線織的車套,這個太北方了;然後廠裡的澡堂,就是這種一根管,直刷刷往下沖水柱。
最讓我驚歎的還是人物的準确性。我們看到,王響老年狡黠但脾氣很好,可他年輕時候那股叽叽喳喳,恨不得管天管地,在家裡頤指氣使的勁兒,非常準确地還原了以前工廠的技術工人。這種性格叫什麼?其實就叫“主人翁意識”,他們驕傲于自己的技術,也相信自己就是這個地方最重要的人,所以王響會對掏垃圾的老太太不滿,說“工廠是大家的”。他發自内心地相信工廠,依賴工廠,所以自覺維護這個地方,但工廠行将破産的那股酸臭味,已經随着掏垃圾老太太的指尖兒傳來了, 随之而來的還有命案。
第二集
第二集的主線推進有限,主創緩了一手,重點為我們展現了98年的畫卷。
第一個大事就是下崗。下崗是當代史非常重要的幾件大事,所以對《季節》能對它進行如此精細大膽的刻畫,我很驚訝。簡單來說,以前的工人,真得是一個“更高”的階級,一個個工廠是一個個大型的封閉社會,而在其中還進行着代代相傳的繼承制,你老子是鋼廠鉗工,那你以後就頂班,工作都是包好的。而根據廠的規模效益,其中有各種設施,比如我們一拖,當年就有自己的附屬小學、附屬醫院、甚至還自己生産汽水,完全是個獨立王國。劇中的桦鋼,顯然也是個超大型工廠,後邊有提到這是個上萬人的工廠,而且也有自己的附屬醫院。以前工人去醫院,不要錢啊,都走廠裡的賬,上學校那肯定更不要錢。而且一般還喜歡一個廠内部“通婚”,如果你家小孩和其他廠的人結婚,那肯定是要在廠裡作為談資的,要是有些曆史矛盾,倆廠談戀愛能給你談出羅密歐朱麗葉一般家族世仇之感。
但很顯然,地上天國不會長久。劇中最明顯的一處,就是王響妻子羅美素的心髒支架錢,幾年都沒報銷。其實,不報銷支架錢,已經暗示了幾年前廠裡的效益已經不足以支撐這個醫療系統了,但是廠裡的人是不會注意到這種蛛絲馬迹的,他們安于這種現狀,甚至催眠這隻是“效益不好”,直至大廈崩塌。
順便說一句,羅美素這個演員演得太好了,演技驚人,我認為目前演技還壓範偉一頭。她把這種一輩子活在廠裡,受丈夫欺壓卻意識不到,總是疑心疑鬼自己有病的中年女性刻畫地太精準了。其實,工廠裡的女職工是很有尊嚴的,因為基本上同工同酬,有了錢,女人有底氣,老說東北女性地位高,我一直以為和東北工業化程度高有關系。可羅美素因為心髒支架的事兒,在錢上對家庭有虧欠,所以就矮了一頭,問廠裡要支架錢就成了她頭等大事。實在是很精準。
王響,一個技術骨幹,一個受人尊敬的“火車頭”,出人意料地被鐵拳砸了。其實他們廠到98年才開始下崗,已經算晚了。下崗對于這些人精神世界的沖擊是很大的,因為他們前半生,真的是在廠的庇護下,簡直不知外界為何物,突然,你的工作、你的榮譽、你的家族傳承,一下都沒了,這種幻滅感是很可怕的。所以下崗時期那幾年,社會治安很差,他們忽然沒有了收入,又沒有人告訴他們要去向何處,有些走投無路的可不是隻能走向絕路了麼?關于這一題材,近來“東北文藝複興三傑”有很多描述,其中之一的班宇也是本片的文學策劃。推薦對此有興趣的大家讀《平原上的摩西》,以及賈行家的演講《紙工廠》,如果對夢幻的工廠回憶感興趣,可以讀路内《少年巴比倫》。
與大下崗相應的就是市場化,迎來了一批娛樂場所。在本片中,就是維多利亞。這個太經典了,因為最初一批人怎麼緻富呢?第一當然是去深圳這種地方,開始做外貿;第二呢,則和工廠轉制有關。這些國有資産,很多都被有些人以各種手段低價收購,高價賣出,或者私有化,一批人由此暴富,這一過程血腥和野蠻,一條産業鍊上主要是gov、外資、政治掮客和他們手下的打手(俗稱,黑社////會)。不管是為了進行勾兌,還是暴富後的消費,他們都需要,也催生了各種夜總會。辛爽對此的描繪也很準确,老夜總會就是這種紅燈區裡彈德彪西的洋不洋土不土味兒。而沈墨一個純潔的大學生,實在是和這裡很不相稱,也引起了王陽的注意。也因此引發了後續的故事。
回到現代的線索,則是王響讓小露引誘兇手,不料小露卻因此重傷進了ICU,王響因此發現了遺失的那把剪刀。
第三集
第三集的當代線,主要鋪墊龔彪和妻子的家庭快要破裂,倆人都在精神出軌,還是看得很唏噓的,當年郎才女貌多恩愛。小茹和彪子精神出軌都不對,但我隻能說我完全可以理解,我身邊見過許多。首先就是彪子掙不來錢,但這還是次要的,主要是他仍然沉湎于工廠流行的那種有毒的大男子主義中,主要表現為:第一,妻子在家工作補貼家用,他完全不避諱客人,還覺得委屈這是自己家;第二,用妻子的小金庫,完全不支會一聲,覺得自己的決策肯定是對的。這對妻子很不尊重,其實兩性關系,錢很重要,但尊重更重要,什麼事兒,最好還是要和伴侶商量。男的以為自己在“扛起重擔”,“不想讓妻子擔心”,醒醒,支持起你們家的一直是女人,男的隻會做些天真的發财夢然後被騙給家裡帶來更大的麻煩,但這代男的從小受教育就這樣,沒救了;所以彪子在妻子面前肯定是沒有尊嚴的,他隻能到小露面前尋找代償。秦昊天天演婁烨的南方小男人,沒想到對東北中年男演繹得也非常精準,妝造更精準,這一臉的坑我立刻聯想到認識的很多中年男了。
當代線還有就是引出當年的馬警察成了如今的舞王。這個角色肯定很重要。預告裡有他脫下警服不幹了那一幕,那一定是發生了和“尊嚴”“正義”有關的事件,我猜這件事肯定是很戲眼的事件;其次,國内電視劇審查有條不成文規定,不允許有“私家偵探”這種東西,所以一個退役警察代替了警察的位置,讓故事能過去。
98年線則簡單鋪墊,屍體的碎片在各地被發現,而且是女屍,很可能是小墨。
97線很關鍵。夜總會裡,海哥羞辱了小墨,然後出門後,海哥被一夥“飛車黨”打得半死,還被王陽補了一腳。這個聾啞人,百分百是個至關重要的角色。海哥最後那個樣子,王陽認為海哥隻是牙被打掉了,但萬一是死了呢?如果海哥死了,這件事就是多米諾骨牌,一發不可收拾,因為王陽補得是那一腳讓他也攪和進去了。為何沈墨剛被騷擾,就有飛車族來尋事,這是巧合嗎?
從王陽的幾次轉場來看,被分屍的确實大概率是沈墨,抛屍的很可能就是王陽。但王陽應該不是殺人者,王陽、沈墨、聾啞少年,這一組關系将是這個案件的核心線索。而王響一直追蹤的就是聾啞少年吧,在給小露看自己需要的藥物時,他直接給了手機,沒說一句話,有沒有一種可能,他就不會說話呢?沈墨和聾啞少年可能存在白夜行一般的關系。
這一集的調度相當驚豔,德彪西月光的聲音剪輯,轉到王陽擡啤酒上樓,轉窗外聾啞少年騎車帶沈墨,電視劇做到這個份上不容易了。
三集看下來,還有不少鈎子:王北這個兒子到底有何作用?王響的老婆怎麼死的?李巧雲現在和王響有點暧昧,但李巧雲當年可是暖水瓶砸主任的主,她似乎因此沒了退休金,她和故事主線有沒有關系?
總體來看,主線的推進有限,但人物做得很豐富,期待後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