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讓我久違的體會到了導演對每一幀畫面的珍惜,對觀衆每一分一秒時間的尊重,是值得挖掘品味的藝術品。

一、不止于隐喻發掘的驚喜

看了很多細節控的影評,很感謝他們揭示一個個隐喻,進一步豐富了影片的表達,讓我這個感受派的觀影者又獲得了一層新的觀影體驗,對美妙體驗的回味延續,似乎看了一場3個多小時的電影。但抛開這些,我本人在2個小時的實際觀影過程中還是感受到了持續不斷的精神震撼。下面隻談談我最直觀的感受與震撼。

二、獨特的沖突感

引人入勝的故事都會充滿沖突和意外,牽動人心不知會如何走向,過程和結果超出預期充滿意外。很多有趣的電影得益于情節的意外,而這部電影的情節可以說“很單向”,從片名和劇情簡介就能預計劇情走向,而劇情也的确按照預期走完。但觀影中的投入和暢快得益于人物和所處情境分離的沖突與意外。

開場的葬禮戲,黃毛張揚的讨價還價和葬禮肅穆壓抑的格格不入,陳桂林淡定松弛感與場内黑幫的劍拔弩張和外場警察的伺機而動形成鮮明對立,牢牢抓住了我,讓我想搞清楚這場表面上的葬禮戲到底想演什麼。

果真不負期待,接下來陳桂林一場深入腹地的荊轲刺秦,演繹得像是一場模特走秀,酷炫又從容。出門後馬上變臉對警察興奮挑釁,肉博時又變得機器般的沒有感情,立刻樹立起了人物迷宮般的性格。

這些處理的精巧在于:不會讓人感到任何表演上的虛假不可信,你會毫不懷疑每個人的在所處情景下都是真實自然的流露,這些流露被導演恰到好處的捕捉。而這些人物反應和所處情景的真實沖突,讓人忍不住想探索“為什麼”,他們都是什麼樣的人?經曆過什麼?這樣的人之後又會在這個世界如何生存?

他去警察局自首本來應該嚴肅沉重,卻變得尴尬和無所适從。他看到通緝令的眼神變化,又瞬間把他從啼笑皆非的外部世界拉回他自己的獨特世界。他與外部再次形成沖突。

他躺在香港仔刀下接受“剃須威脅”時,面部毫無波瀾甚至因獵物送上門來忍不住想笑與手中的冷靜槍擊準備形成沖擊。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很多,比如:在潔白廳堂入教剃度時要撕碎自己般痛改前非的吼叫,在邪教群體處決倒數時一副遊戲要開始的興奮調皮。人物和情景的沖突和意外貫穿全局,讓我的内心不斷受到從未體驗的沖擊,深陷真實世界和人物内心世界的鬥争與糾纏,連自己的三觀也跟着搖擺。

三、緻命的沖擊力

觀影後有太多與情節對立的震撼表情刻印在我的腦子裡,一個鏡頭就是一個故事,讓我這個寫影評不愛加圖片的人忍不住截圖分享:

逃跑時的極緻狂狷

...

然後瞬間變成劫後餘生的後怕和兇狠

...

警察突然打斷剃須暗殺後的空虛

...

在享用免費齋飯時專注于執念

...

剃度時的幡然悔悟

...

入教後的重生嬰兒般的純真

...

處決前的戲谑倒數

...
...

處決時的冷靜認真

...

被捕時的狂喜

...

四、黑色諷刺的救贖

在觀影中我一直在思考外界與陳桂林格格不入的沖突裂縫如何彌合,陳桂林内心到底有沒有得到救贖?可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這才是藝術的魅力。

我個人的感受是:他在禅修院聽進了大師說的摒棄“貪嗔癡”,被再造成了新的人。從他剃度洗禮時的贖罪痛苦和遞給小胖齋食時從未預料的可愛表情,我感到他被邪教作為光鮮外衣的信念救贖了,注意,不是被邪教組織救贖了。

...

在發現邪教真面目後,他對教徒的憎惡與殺戮不是因為被教義騙了,而是感到這真理般的歌詞從他們口裡唱出是對這種信仰教義的玷污。更像是邪教遞給他一把“信仰”的刀,他用這把刀把邪教反殺了。

他被“假”信仰“真”洗腦,就像他接受黑道醫生的癌症謊言走上殺“二害”的道路,是被“假”勸誡“真”救贖。整部電影陰差陽錯,充滿黑色諷刺。

這也就能解釋,他在第一次殺戮後的失落和第二次殺戮後的欣喜的巨大狀态差别。

(一殺後在海邊的迷茫和落寞表情)

...

(二殺後殺人在船上發自内心的欣喜)

...

如果用隐喻解讀,也可以解讀為第一次殺戮後他坐在在海邊沒有渡海,他和小美還在被内心所困,第二次殺戮前後均乘船渡海,用渡海隐喻渡己的道路。

這裡我又引申到一個通俗的道理:渡人渡己,渡己才能渡人,渡人才能渡己,給予的意義感大于占有的意義感。

第一次殺戮後,被救的小美并沒有表示感激,她失去了唯一的親人,自己陷入迷茫。陳桂林的殺戮除了為自己死前留名,似乎沒有意義,沒有渡人,也沒有渡己。

第二次殺戮前,陳桂林通過教義洗心革面,接着又不顧一切想要救出小胖和媽媽,最後解救了一部分信徒,又通過消滅邪教救了更多潛在的受害者。他先在觀念上渡了自己,又通過行動渡了人,渡人的意義又再次渡了自己。

好的電影是時間濃縮的藝術!2個小時看盡了一生一世、衆生衆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