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番看得早,四五年級就會偷偷用父母單位的電腦看少女漫,也是B站的早期用戶。可能是受少女漫影響,我非常偏愛美型的動畫,心頭好是《黑執事》,畫風底線是柯南。這種挑剔的口味也讓我沒能成為一個資深二次元(因為很多經典動漫是看了海報就一點都不想看)。

高中之後就不太看番劇了,改看動漫電影。最近因為《中國奇譚》的熱播,再加上《伍六七之暗影宿命》開始更了(姐青回),印象裡好像有這麼一部結合奇幻和熱血的經典番,搜了一下看着海報也挺順眼,沒有長得奇奇怪怪的人,就抱着看着玩的心态點開了《鬼滅之刃》,三天刷完了26集(姐青回)。不得不說,第二個本命年看番,和第一個本命年純純看臉+看熱鬧相比,多了很多讓人無法忽視的東西,為一部作品叫好這件事也變得複雜了許多。

光看劇集内容的話,很難想象鬼滅是2019年的片子,其性别刻闆印象之重讓我滿頭問号。女性角色被簡單劃分為:值得尊敬的(上級如忍,同級如香奈乎),需要保護的(妹妹如祢豆子,其他路人人類女性),以及低賤的(如反派女鬼們)。雖然炭治郎用自己獨有的“溫柔”(一個非常女性化的品質)将三者放在了同一平面上對待,但三類之間的界線還是如此清晰明了,無法逾越。

作為鬼殺隊的成員,男人的強是各色各樣的,可以是善良的、迷糊的、沖動的、搞笑的、非常精神的、大智若愚的,都不影響。而劇集裡目前僅有的幾個有刻畫的正面女性角色(祢豆子、忍、香奈乎、珠世)卻好像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無非是隐忍的(祢豆子作為長女處處讓着弟弟妹妹,忍一直忍耐自己對鬼的恨意)、憂傷的(每個人都被奪去了至親或者被至親虐待)、美麗的,像菟絲花一樣幽微的存在。技能方面也非常刻闆,沒有力量型、直接沖突型選手(我倒是很期待看到一個力大無比的女拳擊手把鬼揍得擡不起頭),忍和香奈乎的職業都是醫生(很典,caring的女性給戰場上負傷的男性療愈)。在對戰方面,忍說自己是唯一一個砍不斷鬼的脖子的柱,作為蟲柱的她全靠下毒擊敗對手,唯一被提到的優點是“快”。總而言之,女人是靈活的、療愈的,但同時也可能有毒。

這種“過度解讀”被用在番劇這種娛樂方式上可能顯得沒太必要,但我正視并珍視自己的每一個發現,追問自己“到底是哪裡感到不舒服了”,并且把問題拎出來。這種感受一直存在,這種能力我們一直有,不需要男性作為代理人替我們發言。如果有制作人或者觀衆覺得“一直都是這樣,怎麼會有問題呢?” 那麼這裡引用上野老師作為回答——“問題就出在你對時代大環境的變化太不敏感,所以會受到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