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安娜》是一部越看層次越豐富的電視劇。其實我們大可不必糾結在安娜到底如何騙錢,騙了多少錢,而是把角色都抽出來,去看這一個個的人——主角和配角。每個女性角色并不因為要推進安娜的故事而存在,她們随着劇情深入而逐漸立體,漸漸浮現出各自的發展路徑。而這些女性為了在城市中立足,經曆了類似的壓力、環境,又有不同的選擇。就好似一部主題不變,但在一次次重複主題中都帶有變奏的交響樂。

Viv:

處境:一次失實報導;

責任人:Viv,男性同事;

結果:女性而被打入冷宮,失去本來得到的工作,職業生涯遭到毀滅性打擊。男性升職,希望彌補,但不願公開承認自己的責任。

破局方法:抓住安娜的故事,打翻身仗;

阻礙與挑戰:家庭、生育(典型女性面臨的挑戰);

行動:堅持不懈。

Neff:

處境:夢想做導演,但實際在酒店前台工作;

責任人:自己;

阻礙與挑戰:缺乏信心,家庭支持缺乏,缺錢;

行動:在安娜鼓勵下,去拍電影,成功與否未知。

對照組:Neff的男友,把小說堅持寫完了。

男性銀行家的女兒:

處境:兩年多gap year,花着家裡的錢,不想讀書,不想工作,認為家人不理解自己;

對照組:安娜,并不富有的家庭,沒有父親給錢揮霍,隻能假裝有個富人父親,自己孤身一人到美國闖蕩(雖然路線不是大家所接受的)。

教練:

處境:工作穩定,但也有很多破事兒,滿足客戶各種需求。為了職業生涯,最開始接受采訪,又改變主意不讓寫,最後同意寫但不允許提自己姓名。

瑞秋:

處境:第一階段:帶着夢想希望在名利場工作;第二階段:但還不上錢,有可能丢失工作;

行動:第一階段:送詩集、送茶,希望面試者記住自己;第二階段:自己努力解決,到最後無奈之下向公司解釋;

結果:第一階段:獲得工作;第二階段:化被動為主動,信用卡公司免了欠款,并迅速寫稿,賣稿,抓住機會改變命運。

……

安娜在監獄探訪對話時,一直跟Viv說,你沒有抓到核心。我一直在想,到底什麼是核心?

安娜:

處境:外鄉人,自幼是外鄉人被排擠,家庭孤立無援,渴望改變;女性,年輕,不被信任和看好。她第一次去談貸款,就因為衣着而不受待見,于是換了穿衣風格。男人送她到酒店,希望與她發生關系。

律師:

處境:需要一個案子來證明自己能力。和妻子家庭背景不一樣,應該是有落差,所以他理解外鄉人的窘境,理解急于改變的迫切需要。這一點與安娜的情況産生共鳴。

總結:

其實核心是幾種對比:

1、外鄉人與本地人/白首起價與old money的對比,是否所有人都能如承諾所說的,追求“美國夢”?這條通道是通暢的嗎?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順暢/阻礙嗎?

2、男性與女性在職場上面臨的是同樣強度、維度的挑戰嗎?男性是真的因為能力強,還是因為性别,而得到機會,而犯錯不被處罰,而平步青雲?女性為了争得同樣的位置,甚至羊水破了還在咬牙堅持。

歸根到底,就是讨論“公平”,在當前制度下,如何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