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他會讓你抓狂和咄咄逼人?

電影中的這種心理叩問我時常會感受到,包括今天。你想讓他(我)感到愧疚嗎?你為什麼要讓他(我)感到難過呢?

...

◆親情暴力 :
從“他為什麼這樣對我”到“我為什麼用這種方式應對”



很多家庭中的人,明明他們外人眼裡是一個很好的人,但是他會對内的親密關系中的人“施暴”,無論是身體上的還是心靈上的,尤其是愛人和孩子,其中影片以這為錨點展開了探索,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當親情愛情的之中感情變質,家庭成為了暴力的一個完美載體,我們每個人都似乎充當着其中的受害者以及将要成為“加害人”,無數個npd和心理障礙者逐漸顯現,這些都被隐藏在了我們稱之為家的一個空間中,日常化合理化,這裡絕對的封閉隐私和擁有高濃度的情感,但也消磨着我們的心靈與生命。

...
《秋日奏鳴曲》

《秋日奏鳴曲》中“女兒的不幸是母親的勝利嗎?我的悲痛是你隐匿的快樂嗎?”我看到了千千萬萬張面孔,我們反複的解剖着母女關系以及各種關系,而家庭之中的傷害更是無形的隐匿的、根深蒂固的、永遠的“刺”,刺穿了自我的邊界,甚至讓我變成我最大的敵人(内在批判者)。我們很容易無形之間複制那一套痛苦的模式,如果從未被健康的愛過,也不會健康的愛别人。
很多叙事單方面的從受害者展示了這份親情暴力,終究我們不知道為何,而《愛的暫停鍵》相當于是從“施暴者”角度,也就是瑪利亞對愛人的情緒施暴,讓我們更好的的解剖了,更深層次的追究了這種行心理因素。片中也通過一段母女對話中反映出來了家庭内部的影響,沒有停留在展現這種暴力症狀的表層面,而是深層次的剖析情感的病原體。

...

這種暴力冠以愛之名,以“愧疚”作為武器。“還是你想讓他(我)感到愧疚?你為什麼要讓他(我)感到難過呢?”

...
...
...

瑪利亞并非出于純粹的惡意,而是一種極端的扭曲的自我防禦機制,會無意識的将情緒發洩給伴侶,讓其愧疚難過,施加痛苦,而她自己也難以處理自身的隐藏着的不安和恐懼,而自己獲得了一絲安慰和掌控。

...

而種關系模式處理也來源于瑪利亞與母親的互相傷害,母親也時常讓瑪利亞感到痛苦難過就好像母親是故意的,她好像總是達不到母親的要求,好像母親總是不喜歡她。母親灌輸給瑪利亞要強大和獨立的處事态度,這種高強度的獨立和強大(尤其是獨立)也暗含對外隔絕不依賴他人為生,否認了自身可能會有的脆弱,這也間接導緻了瑪利亞不知如何應對自己脆弱、難過時候的心情,因為她被教育強大和靠自己,并且她誇贊女兒的時候運用了這一詞彙,表現女兒的獨立自主,而女兒卻止不住黯淡哭泣,因為這種想法讓人難以忍受。

...
...

◆情緒與心理治療 : 看見與被看見


電影設置了一個非常專業的心理治療情節,占據了大量篇幅,層層遞進通過心理治療分析了這段關系,最中引導瑪利亞看到内心源于的原來家庭的認知行為與調節模式,女兒繼承了母親要強的性格并宣揚,認可贊揚着傳播給下一代,而下一代不知所措。

...

通過多次的心理咨詢以及自我觀察發現情緒問題的源頭,當最後一次瑪利亞來咨詢時,她表達感到很累和困意,咨詢師讓她現在就可以在沙發上休息,現在瑪利亞可以閉上眼睛安心的睡去,然後她哭了,因為感到勞累和疲倦,還有感動,她最基本最原始的需求,停下休息(不去鬥争)的需求被人看見,她感到悲傷,脆弱和不必獨自承受痛苦,沒有投射到他人身上而是讓自己平複心情以及釋放壓力,并且咨詢師說自己會在旁邊陪伴,提供了一個穩定安全的環境。

...
...

你不必獨自面對這一刻的勞累痛苦,你可以什麼都不用做,我在這裡,陪着你沉默,這段我感到無比溫柔。



◆愛的本質困境 : 永恒的倒計時


進入一段關系中,導演層層刨開了愛,顯露出那最無力且無解的困境,而我們需要面臨的是忍受孤獨還是被擠榨心靈空間。
我也信奉無論是什麼關系都會結束,愛肯定會結束的,包括一切都會結束的,直到死亡。

...
《瑞克與莫蒂》每個人都害怕愛,你二十幾歲時就會知道了,隻有很罕見和很強大的存在,才會害怕幸福,你如果越聰明就會越清楚...

片中瑪利亞在要結束關系時,蒙太奇的鏡頭反複閃回丈夫說“為我将離開這段感情做好準備吧。”令我想到,你和任何人的相遇都是一場倒計時的開始。她好像懼怕着他人的離開以及不接受,但是她也沒有辦法好好回應自己的情感,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這段感情,她可能用冷落來顯示自己需要思考來表達重視這份感情,但在對方眼裡是無法忍受的冷落,這加速了他們之間愛的消亡。她需要強大她需要獨立,并認為這樣就可以擺脫痛苦。

...
...

最後她對着鏡子說道自己心裡的一切“我相信你,你值得被愛,我愛你”,這是一段自我獨白戲份,這時她認可鼓勵自己,再一次使自己内心充盈,并且接下來與伴侶談話,确認了自我的感受以及向伴侶表達出來。

...
...

《愛的暫停鍵》中的治療過程為我們指明了一條道路——看見與流動,看見自己的傷痛并且訴說出來,表明“你的控制欲以及要求”是不合理的是扭曲的;看見自己的需求不被認可不被接受,從而自己去認可自己;看見自己從未得到的東西和從未失去的東西,結束固執的尋找讓一切流走,讓痛苦隻是流經我。建立新的叙事,對自己說“我愛你”,這不是一種自我安慰,而是一種自我肯定,我來定義我是誰,我需要做什麼?我怎麼活?被刻入到你的腦内的靈魂中,反駁那些傷害你的人和自己對自己的傷害,你甚至可以去安慰過去的你,和相信未來一定有個人一定在等你,那個人就是你自己。

...
...

ps:我昨天看的電影了,還是想寫下點什麼,通過回憶寫了下了這些,可能有點不準确對于具體的情節,本篇也是我個人的看法和觀感,歡迎交流讨論。
我寫到這我有點哽咽,因為今天白天剛和母親吵完了兩次架,讓我覺得我瞬間對生活失去了一切熱情和希望,我最後隻能對她嘶吼“都是因為你”直到嗓子疼,我想說的有很多但有些想說的話太傷人了,以至于沒有辦法也終究不忍心發給她,隻能默默的存在自己手機的便簽裡。。。
最近一直在備考,有些緊張我不敢休息,但是還是休息了一會兒,想要寫點什麼,我按下了那個暫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