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流總結:我帶着嘲它的目的而來,卻因優質的劇情忍不住自省。
第一次寫國産劇長評,如果你能看到最後,也會相信,oe是巧思。

最初,刷到王若麟老師的微博:“我也沒求過大家什麼,我在《念無雙》裡也不是什麼重要角色,但是我想請大家多安利念無雙,多說點他/她的好話,因為這真的是一部好劇。”稍微了解前因後果之後,想探究一下網上的“自來水”到底是自導自演,還是确有其事。

我打開了兩次,第一集屢屢想要棄劇,上山之路男女主機緣巧合相遇,多麼落入俗套的劇情,難道又是見慣不怪的工業糖精強塑CP?
凡人道士給仙算命,這又是何等荒謬,俗套劇情強糅搞笑元素,是否又想強行搏觀衆笑點?
于是我關閉了。互聯網真是可怕,到底在給我亂推什麼?

随後又刷到幾次,男主殺女主,女主要殺男主之類的讨論,本着對“對抗路CP”的喜好,我決定就算是爛劇,我也要看完再罵。作為有理有據的鍵盤網民,不知全貌很可能對線不過各種群體的蟹将蝦兵。

第一個亮點在于,姬譚音始終知道源仲大祭司的身份,前篇的我作為觀衆被“愚弄”了。我不排斥這樣的手段,前段時間喜好的古言《攀高枝》也是如此,反轉帶來的情感沖擊後勁十足,酣暢淋漓。利用觀衆和角色的信息差制造懸念并不罕見,但我好奇的是,《念無雙》如此利落揭開謎底還如何提高觀衆的期待值?
如若回答便太浪費時間!如何提高正如一千個人心中的哈姆雷特,對我而言就是利落。劇情推進幹脆利落,男女主長嘴幹脆利落,乳腺從未如此通暢,相較于一個誤會拖延3-10集的挑戰本人忍耐屬性的劇集,2集内有疑問就開口,有誤會就解除,沒有把劇中任何一個角色當傻子。如果杠:男主殺女主接受不了,為什麼韓女因為這麼小一點事就要毀天滅地,真的很無腦,為什麼女主這都不跑一直要在男主身邊……
嗯……觀衆是上帝,角色不是。所有人物的行動符合邏輯,有迹可循,角色選擇這麼做,是因為當下境況、當下經曆的他/她所想正是如此,并且稍微代入一個正常人曆其所曆是符合邏輯的,這就是人物塑造得足夠合理。
對,是合理,而讨不讨喜這個問題也很哈姆雷特。“我不喜歡這樣的人設”“我不喜歡……”如果角色以觀衆喜好而轉移,那自己套個皮去語c算了。

女主姬譚音的人設十分受到争議,但我傾向于這是一個合理的地母形象,眼中心中所愛是天下,又保持本我,不會無視惡行。地母形象如郭啟宏《李白》中的騰空子,《天之驕子》中的阿鸾。如果眼中僅剩情與愛,這些角色似乎都是為了一個男人犧牲自己、奉獻自己的不被讨喜的女性,但這是為了大義,雖九死其猶未悔。騰空子本已入道,為天下人才肯涉世紅塵,借李林甫的勢力免其罪,阿鸾有敏銳的政.治嗅覺,惜才、愛世才甘願為曹植赴死。(疊甲,讨論的是文藝作品,談論曆史就是你對。)
不要對她們太過苛刻,大義與個人情感沒有任何必要完全分開,姬譚音為了世界,所以下界殺人取手,這是她的職責;為了公平選擇與五神相辯,等到源仲死後再取;到了最後,二人已互生情愫,但被問到如果源仲真的毀天滅世,姬譚音會不會大義滅親時,她也果斷答到“會”。她清醒,時刻愛蒼生,盡責任,不僅憐憫因自己産物背負苦難的男主,也憐憫衆生所有人。姬譚音的好不局限于對男主,僅僅如此,就不會有巫山啞女福澤衆生,不會有興起的匠業,不會有無雙會的信徒……而我們看到她為源仲做出那麼多,那是因為,拜托這是男主,肯定側重寫男女主的事啊,細心看點劇就知道姬譚音這麼多MVP戰績哪來的了。那這是男女主,不講她和源仲寫誰啊,講她和韓女的一千年甜蜜蜜嗎?


台詞深度、劇中所探讨的話題已有太多評論在給大家截圖、總結,這是一部近些年仙俠賽道裡非常勇敢的劇,它能如此把觀衆好像離不開的“愛情”放置在一個和其他内核平等甚至更低的位置上,這是很勇敢的。
但如果你隻喜歡愛情,那我就不推了,這裡面比感情重要的太多太多。這是公平之戰、立場之戰,是平民生活和神仙煩惱,是衆生平等,萬物相生相克……當然,如果你是喜歡救贖類情感的話,我就不得不強推了,近幾年再沒看過比這更好的救贖戀。


而姬譚音與韓女,也是看劇時抓心的一條線,也是讓我覺得很高光的一條線。姬譚音發現罪魁禍首指向韓女姐姐時,想要跨越浮沉之海禀報天庭求情。對,是認罪求情。這沒什麼毛病,也沒什麼聖母心,觀劇的側重點導緻,姬譚音與韓女的一千年,在我們看來無非是36集裡說不夠兩分鐘台詞的幾句話罷了,但這是對姬譚音好了一千年的姐姐,她又如何能在發現後簡單消滅反派?扪心自問,朝夕相處二十年的閨蜜做了一件在立場上沒有問題,卻對你有一些影響的事,自己又能做到立即讓她身敗名裂嗎?


最後來到結局部分,同樣還是讀者心中的哈姆雷特吧。不過可以不喜歡,沒有必要說其寫的爛之類的,這部分劇情和前期一樣符合邏輯。姬譚音違背天道誓約,她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邏輯是通順的。編劇老師還是心軟,留了個天界來使告訴源仲,姬譚音會回來的。至少對于這個oe,我相信姬譚音是會回來的。
我們重捋一下時間線,千年前姬譚音飛升成神,五百年前神魔大戰神手流落人間,姬譚音為找神手下界,曆經磨難(沉浮之海)元氣大傷在冰川下沉眠三百年,被未化形的小狐狸源仲喚醒。随後化身巫山啞女行走人間一百多年,終于發現平壺戰場術法通天可以比肩神明的少年源仲是神手主人,來取手和阻止失控的力量時,被打入大海沉睡六十年。
這麼來看,源仲為了和自己的神相見已經等了将近兩百年,其中還有六十年備受折磨,所以,等這件事沒有刻意去虐女主。而在結局的時候,女主在這短短的當下時間線内,做到了完成神手任務(工作kpi),收獲了愛人、朋友,與恩師重逢,圓了恩師心願,也了卻了折磨姐姐後半生的心事。個人覺得對于女主而言這已然圓滿,是否以人的形态活着并沒有太大的意義。而男主在短短的時間内被拯救了,收獲愛人、朋友,恢複了自由、力量、名聲,也知曉愛人能夠回來。對于兩人都是收獲滿滿,不算be啦。


神給源仲說,“天地蕭蕭,萬物不盡,隻要時光夠漫長,你們終會有相聚的那一天。”而現在的源仲最不缺的就是時間,姬譚音隻是如我們未看到的那三百六十年沉眠一樣罷了。
所以我覺得,就像我之前吐槽道士的情節在後期圓回來一樣,結局隻是把整個故事最開頭的“等”圓回來罷了。他們的重逢從“等”開始,以“等”結束。

最後就強推一下了,細品吧,難得的好劇,期待編劇老師的新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