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夜場看完的電影,就一直想寫個影評,結果昨夜看完實在太emo,專程驅車買酒喝到了吐,沒能來寫。倒是我這才知道,為什麼國内會有“啤酒場”。畢竟如果我也能邊看邊喝酒,我隻會嫌啤酒度數太低了。雖然真正提筆寫的時候,才發現分明受到了那麼大的感觸,還是有些無從下筆。或許需要哪天再去二刷一次。

這個片子從一開始放出《“這個班一定要上嗎”特輯》,我就被深深吸引了,一直都想一看究竟。外加上“裁員”“合同工”“轉正”等字樣,狠狠抓住了我這樣一個應屆畢業生:因裁員潮導緻整體就業環境巨差而失去實習轉正機會并一直沒能上岸,如果長時間找不到工作,就要失去合法身份,要被強制回國,所以如果實在找不到工作就要去做合同工,當賽博奴隸。雖然我還沒能有幸以正式工身份上過一天班,但這些發生在職場裡的事情,也一樣對我有着深遠影響。所以這些關鍵詞的出現,就更加讓我期待這部電影。所以自從國内定檔,我就一直在關注,美國什麼時候定檔,最終還是盼來了美國定檔的好消息。

...
酒後交心

這個片子,至少是結尾《打工人之歌》的創意,是來自新東方2019年年會的《釋放自我》。甚至我看完電影又回看了新東方年會的視頻,發現舞台布置幾乎都是一模一樣。第一次看的我還是在本科象牙塔裡天真的小孩,看了那個吐槽歌曲的視頻,笑個不停,根本體會也意識不到那個視頻當時之所以能火,并不是因為歌詞全是樂子,而是歌詞字字有千鈞。那裡面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應該也是最火的一句詞是,“幹活的累死累活,有成果那又如何,到頭來幹不過寫PPT的。”這個在電影中三人天台對峙戲中,馬傑也有講意思一模一樣的話:“工作是我辛辛苦苦做的,但人家比咱們會彙報,那功勞就是人家的。”還是天真學生的時候,隻會感歎一句“真荒誕啊”,但後來才知道,這其實才是真理。

...
胡建林

馬傑應該是本片最有關注度也最出圈的角色了。且不說現在火遍全網的“人夫感”和網上各種對着馬傑形象的拓展解讀甚至是意淫,就是純純作為一個打工人,馬傑的形象也是非常鮮明與典型。不同于胡建林,上文說他始終追求“正确”,馬傑不會。他第一時間意識到胡建林是被錯調的時候,沒有選擇馬上向上司報告,而是在權衡利弊、綜合考量對自己的利害之後,決定将錯就錯。再像天台對峙時,他一把奪過胡建林的證據,沖到了大樓邊緣,表明揭露真相會意味着讓他和他的家庭全都受到牽連。與其去選一個“正确”的選擇,不如選擇一個對自己好的選擇。畢竟在他那裡,情況更像是一個一邊是标準件廠三百多人、一邊是自己一家老小的電車問題。而在此之前,影片中無時不刻展現出,他不是一個有大理想的人,不幻想着升職加薪、飛黃騰達,隻希望首先要保住自己的飯碗,不要被裁。他也時刻調整自己的心态,并在電影中展現出他調整過後的良好狀态。即使看到胡建林什麼也不會,屍位素餐,甚至陰差陽錯連升三級,最後從自己的下屬變成自己的上級,也都毫無怨言,毫無嫉妒可言。他一直謹小慎微、勤勤懇懇,不就是廣大打工人的真實寫照嗎?也難怪網上大家都在講,“白客是真的上過班嗎?”再加上他的一些小毛病,比如說愛八卦,這更加讓這個人物變得真實,變得具體可感,仿佛他就是我們身邊的同事,甚至就是我們自己。所以如果要對比馬傑和胡建林,那馬傑一定是最真實的那個,他們的真實程度,完全無法比較。

...
潘怡然

至于劇情,我就不做過多分析了,網上已經有很多優秀的分析,我看完之後也是感受頗豐,感覺又豐富了之前的認識。不論是“董事長是最終赢家,将Thomas所講的‘當領導的三個方法’運用自如,當徐總當壞人完成裁員,再借胡建林之手除掉徐總及其黨羽”的解讀,還是“董事長就是胡建林的精神父親,是胡建林永遠追捧、信奉與維護的對象”的分析,抑或是“惡隻到宰相,皇帝是被蒙蔽且善的”的總結,我都不能夠再贊同。劇情上,我目前就隻聊聊我對結局的看法。

電影最後大鬧年會後董事長出來扮演青天大老爺的情節,确實有些大團圓,但在此之後,又依然是真實地令人深思。在董事長宣布完之後,從舞台下來的Mark就問Peter:“咱們這次站對隊了嗎?”這裡往小了說,即使三人大鬧年會,讓徐總、Thomas、Tony、莊正直等人下了課,但企業内部的辦公室政治、站隊現象,并沒有發生一絲一毫的改變;往大了看,三個人大鬧年會的作用,就和現實生活中,這部電影的作用一樣。觀衆看了、爽了,看完了之後甚至會和我一樣久久不能自拔。但除此之外,其他的一切都沒有改變,也無法改變。電影終究隻能有反映問題的功能,而不是解決問題。即使你拿《熔爐》等韓國電影舉例,我也隻能說,它們也隻是做到了反映問題,至于問題到底有沒有解決,完全取決于那些該對這些問題負責的人,到底想不想去解決。

至于一些精彩的小細節,我感覺還需要等上線流媒體之後,再反複看看,總結整理一下。比如那些華而不實的互聯網黑話,還有片中頻出的金句,比如“‘優化’不是歌好詞嗎?”“我幹得兢兢業業,上司在莺莺燕燕”等等。我個人的話,還捕捉到了一個小細節,就是大鵬所住的樣闆間窗外,那個“人生巅峰”的燈牌。“山”字頭接觸不良,一直在閃爍,偶爾就會變成“人生颠峰”。不知這個是否是對“是非颠倒”“靠歪打正着走上人生巅峰”甚至是“人生‘癫’峰”等的隐喻。

在這篇文章最開始,我有提到我和與我同場觀看的觀衆,在觀影時的不同反應。因為我是在美國看的,所以觀衆都是在美華人,有中國留學生,也有土生土長的ABC。我不知道那些全程笑着看完的觀衆,到底是ABC還是家境殷實的留學生。但就看我哭的稀裡嘩啦的時候,他們還能依然嘻嘻哈哈,我相信他們一定沒有了解過國内職場,更沒有受過國内職場的荼毒吧。他們這些能笑着看完全片,看完後輕飄飄地吐槽一句“這片子真浮誇”的華人,生活一定很幸福吧,我是真的羨慕啊。

當然,其實我也沒有在國内以正式工身份上過一天班,隻不過我還是深深共鳴住了。所以這也可以算是替大家想到一句話來怼我:“你都沒在國内正式工作過一天,哪裡來的資格自稱‘感觸頗深’?”

最後,希望所有辛勤努力的打工人,都可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