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我有幸在浙江大學小劇場觀看了挖掘困牛山戰鬥的《浴血困牛山》。這是一部在戰争原址拍攝的壯烈之作,講述了長征伊始的一個動人的關于犧牲與奉獻的故事。1934年,國民黨調動大批軍隊,意圖徹底摧毀中央蘇區,對紅軍和各革命根據地進行大規模軍事圍剿。8月7日,紅六軍團奉命從江西遂川,渡過五鬥江,出發西征為中央紅軍戰略轉移先遣探路。當時的中革軍委的領導層受到王明、博古等人受左傾冒險主義的影響在烏江西岸防禦力量較為薄弱時突然中止了正确的西渡烏江的計劃,轉而選擇北上,因而遭遇了遠多于其數量的湘軍黔軍的圍困。在貴州石阡的戰鬥中,紅六軍團18師52團斷後,掩護軍團主力突圍,為了不暴露主力行動方向,他們将敵 人引到石阡困牛山,面對數倍于己的敵人浴血奮戰,敵人久攻不下,遂把當地村民抓來讓他們走在隊伍前面要挾中國共産黨,最後100多紅軍戰士為了不誤傷百姓,甯死不當俘虜,全部跳崖犧牲,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放棄了個人利益成全了國家利益,犧牲了自己,換取了大部隊的生機。雖然這部影片背景相當宏大,但其中也有很多感人至深的細節,比如曾經被國民黨黔軍抓去當壯丁不堪重負當了逃兵的朱複山被紅軍收留後,逐漸受到感化,把得到的玉米分一半給連長,最後時刻站在山崖頂端大義凜然地迎接着國民黨軍隊的槍,當然還有司号員最後時刻響起的催人奮進的沖鋒号,還有小戰士在跳崖前激情申請加入中國共産黨,偵察連連長和他的女友一同跳崖壯烈赴死等等。恰好,我們小組研讨的主題正是長征與長征精神,欣賞完這部電影,我對長征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鄭強教授在映後交流中說,“沒有理想的人走不出長征,他們心中裝着的是人民與信仰”。電影的一位在片中飾演52團團長的主創在提到這部影片時再度落淚,确實這樣的小故事隻是長征中紅軍壯舉的一個很小的橫截面,但它是如此的感人,我們不能忘記我們如今的美好生活是怎麼來的,不能忘記先輩的付出,要做一個有民族精神和民族氣節的人,就像毛主席曾說的“長征是曆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為中國共産黨埋下了革命火種,長征過程中,紅軍緊緊依靠人民群衆,同人民群衆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人民自然會擁護它。困牛山之戰作為長征伊始的一戰,拉開了紅軍後序一系列戰略大轉移的序幕,在困牛山戰役中犧牲的紅軍戰士們,祖國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更應該弘揚偉大長征精神,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堅定,不論時代如何變化,不論條件如何變化,都風雨如磐不動搖,自覺做共産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永遠為了真理而鬥争,永遠為了理想而鬥争。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沒有理想的人走不出長征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