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宮老的告别之作,無論如何是值得走進影院的。

...

首先說一下關于标題,沒看之前覺得取的啥名字呀?

《你想咋活?》

瞧港台和英語的譯名多好聽——《蒼鹭和少年》。文藝作品的取名一向忌諱直接把主題抛出來,通常用一個意象來表達。

但看完之後,呃,《你想咋活》,似乎更貼切。

作品在上映前的評分是7.7,相對宮老動辄8分起步的作品,和封筆之作的title,顯得并不貼合,上映後升到8分,然後又降到了7.7。

豆瓣口碑不算太好,說“今敏托夢一半”、

“太意識流了”、

“看不懂

不好看

沒意思

...

但當我走進影院,等到耳邊響起來米津玄師演唱的片尾曲,我才覺得,依舊是熟悉的宮崎駿。

我覺得宮老的作品都有一個普遍的特征,表層故事➕深層内核,通過兒童視角,講述一個富有童趣的故事,但同時這個表層故事的背後,又有各種隐喻和暗示,讓小孩和成年人都能從裡面看到自己想看的東西。

在宮崎駿的創作中,能看到一整套形似的叙事模式:

以一顆童真的心,兒童視角

...

少年探險

...

來到了異世界,

發生了一段奇遇

...

為了解救誰

遇到一個幫助他的夥伴

...

借異世界來表露現實,雙層故事。

而《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可以看到和宮崎駿的作品非常多相似的東西。(此為文心一言的回答)

首先,宮崎駿的作品中經常展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以及對反戰的堅定立場。

其次,他的作品常常以未成年孩子作為主人公,通過他們的視角展現童年的純真與美好,同時也強調孩子們應具備勇敢、堅韌的内心,學會獨立面對生活的挑戰。

再者,宮崎駿的作品充滿了魔幻色彩,畫面流暢且場景刻畫細膩,讓觀衆仿佛置身于一個充滿奇幻與想象的世界。

此外,宮崎駿的動畫故事往往包含深刻的寓意,能夠引發人們對生活、環境、人性等問題的思考。他的作品不僅具有娛樂性,更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最後,宮崎駿的作品音樂優美,與畫面相得益彰,永遠的久石讓,創作了太多經典的曲目。

至于這個雙重故事究竟講了什麼?

我在網上也看過一些解讀,關于裡面角色的象征,一些事件的隐喻,我覺得講得都很有道理,在這裡不贅述了,畢竟我看的時候不可能想到這麼多,除了鹦鹉那裡能看到明顯的法西斯印記。

B站@影迷至下的講解應該算比較到位的: https://b23.tv/9SMesZp

但我覺得藝術從來都是一件很主觀的事情,對于這些解讀,每個人都能從中看到自己想表達的東西,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獨特的宮崎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