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看這部電影之前我覺得Peter站台等待妻子時懷裡抱着一束花真的令人充滿期待和向往。

但看完以後我心情沒有更不好,隻是很平淡。

他挺衰的,糟糕的原生家庭,不相信兒子短暫愛過他的母親,冰冷無情的父親。妻子成了他全部的寄托,這種孤注一擲的愛是稀有的,也是恐怖的。

一方面來說,他把所有情感放在一個人身上,另一方面他用小時候讨好父母獲取關愛的方式放在自己的妻子身上,父母沒有給出的回應,妻子因為愛他都會對他的愛有正向反饋,這就形成了一個欲求不滿的深坑,被Peter自己營造出來的深坑,他削骨剔肉地往裡頭去喂着這個無底洞,像一個甲亢病人,雙目炯炯有神對生活充滿狂熱的期待,内裡卻瘦弱不堪,形銷骨立。而這樣不要命的他,正好是資本家最願意也最容易拿捏利用的對象,所以他被壓榨我一點都不奇怪。

我被他站在地鐵門口的畫面打動——目送掉一班又一班,他在思考什麼是最完美的車廂狀态嗎,他在試圖證明自己接觸到了這麼多班地鐵沒有到達目的地隻是他沒上車嗎?

我不知道,但我看着他躲閃的目光,白得反光的北京,我看到自己的臉龐被映在屏幕上。

挺煩的,在此之前我真的開始對花束感興趣,但現在我忽然反應過來——

每天買一束花并不會讓你的生活變好。

生活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