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沒有看過文化類節目啦,直到這個夏天點開《美好年華研習社》,看節目之前我腦海中的趙飛燕标簽有兩個:一為舞者、二為紅顔禍水。舞者的印象被節目中趙飛燕秀宏大而又華美的舞蹈再度加深。古典舞配以現代舞美,氛圍感有了,趙飛燕活了。大秀之外,節目組又通過表演者和曆史學者的講述為趙飛燕鳴了個不平,直指“燕啄皇孫”為謠言,讓女性來承擔“禍國”的罪名是為不公。提一句,節目組大秀的主題都是曆史上名聲顯赫的奇女子,此番走向倒像是要強調當下熱門的“女性意識和女性價值”,不過聊得很淺,聯系也略有生硬。
孫壽作業秀則是把這個話題擺上了明面,進一步剝離女性價值與婚姻屬性的捆綁,通過中國式古裝音樂劇的形式。在此之前很少接觸“中國式音樂劇”,之前知道的大部分還是引進式國外音樂劇目,着實驚喜。曆史故事唱出來,曆史人物演出來,好聽,好看,柳岩扮演的孫壽是能讓人有極強沉浸感的,之前對柳岩了解不多,但這場秀她唱的好,演得好,台詞好,孫壽這個靈魂人物讓她演确實是立住了。如果這是一場線下演出,我願意為這個故事和她的表演買票,主要是古裝音樂劇這個形式本身就有一定吸引力,對我來說很新鮮。
不過,如果是5-10分鐘的一場表演秀,我會很喜歡,但作為一檔單獨的綜藝,我不确定我是不是還會一直看下去。
節目的名稱叫《美好年華研習社》,節目的關鍵詞除了“漢服“,”曆史知識“,”音樂劇“,”奇女子“之外還有一個“美好年華“,代指年輕人。節目一開始主持人介紹到他們邀請了能演能唱能舞的12位年輕人(大多為00後)來作為大秀表演者和研習者,表演确實看到了,研習倒是有點懵。
當然,12位年輕人表演方面的表現都可圈可點,比如趙飛燕秀的兩位報幕主持人張婉清和林墨,口條清晰,節奏語氣聲壓都值得一句誇獎。此外王怡人的舞蹈,上官喜愛的唱演也讓我印象很好。但表演之外的真人像在順着節目給好的流程和台詞步步推進,流于形式。
近幾年真人秀興起,受衆廣泛,大家喜歡看節目中人性真實的色彩,無論是沖突或者成長或者團隊合作,觀衆代入感強,情緒調動快速。其實年輕人的不解與思考和曆史人物的碰撞應該是有一些東西的,但在節目中更多表現為“曆史老師”單方面的知識輸出,索然無味。且這位老師知識教的多,啟發類信息提的少。這課也不是很有意思。更重要的是,小組團隊合作過程中的體現真人特色的部分少之又少,我反正沒有什麼共鳴,美好年華似乎成了這場表演秀的表演工具人。這樣的90分鐘對我似乎又有點太長了..
????cr:黑色森林·其記 202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