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馳而過的輕軌,嘉陵江的江風,四處可見的台階小巷,又如台詞裡,怎麼爬也爬不完的坡,重慶确實是一個充滿故事感和煙火氣息的城市,不管多小的人物隻要身在其中,總能從中找到自己獨屬的歸屬感。

《一起等雨停》講述了一個性格孤僻的學霸與一個吊兒郎當的學渣之間相互救贖的故事,情節并不算新穎,但身在重慶也有其專屬的魅力。

就演員的表演來看,本文主要就主演宋亞軒的表演進行主要分析。

在對于人物的理解上,導演考慮到演員并非專業演員且表演經曆不算豐富,所以其實宋亞軒所飾演的宋軒并不是一個很難理解很複雜的角色,但作為一個被救贖的人,前後的反差感必須要體現出來。

而對于宋軒來說,這樣的反差感更多體現在眼神、表情與台詞的變化中。

在與對方認識前,宋軒因為家中原因性格較為孤僻,不愛說話,也不善與人交往,在這樣的人物背景下,演員一定要演出人物身上多年積累下來的孤獨感,但對于這樣一個性格孤僻的學霸來說,表情并不會有太大影響,無論是哭是笑,表情都不是孤獨感最重要的部分,人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所以其實人物的孤獨感是來自于心靈,那要體現這樣的孤獨感,眼神就變成了最重要的部分。

而前期因為多年四處漂泊無依的敏感、不安與孤獨,都在宋亞軒的眼睛裡有很好的體現。

...
...

上圖中,因為剛剛來到陌生的環境中生活,對于身邊環境的不安使得宋軒的眼神有些飄忽,并不堅定,但多年漂泊的經曆早已讓他變得成熟,哪怕對周圍環境再陌生也不會有别的表情存在,在我看來,這是孤獨,是不情願,是不安,但也是妥協,他沒有别的選擇。

...

在因為性格被欺負,又被同學解救後,眼神裡充滿了對欺淩者行為的不屑、不滿,但此時眼中的堅定也隻是因為欺淩者的行為。

...

在被同學帶回家,一起聊天時,眉眼間相較之前多了一份柔和、渴望與堅定,他是渴望與人交好的,所以會在被他人示好後給予對方柔和的态度,但此時的堅定卻不同于之前憤懑的堅定,而是一份感激的堅定和決定要與對方相處的堅定。

...

上述中要與對方交朋友、友好相處的堅定在此更甚。

...
...
...
...

在重慶待了一年多後,前後反差徹底形成,宋軒并沒有像前面劇情中他人覺得的“絕對交不到朋友”一樣,他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如願以償在重慶待了長達一年多的時間,内心的孤獨、敏感與不安得到排解,因為他知道,此時此刻,他并不是一個人,他可以把自己的煩惱心事告訴他的朋友,這個世界上終于有了一個懂他、會一直陪着他的人,所以此時眼中的堅定,其實是對比先前漂泊不定的不安,而生出的落葉歸根的歸屬感,在重慶這座四處充滿着煙火氣的城市裡,終于有了屬于他的一席之地,他也終于可以将自己融入這煙火氣中,不用再做别人眼中不合群的怪物,不用再因為父母不在身邊而煩惱,這是此時宋軒會露出笑容的原因,更是眼中堅定的原因,他明白,在遇到與同學交朋友後,他不再屬于廣東,而真實地屬于重慶了。

...

我想,就像影片中問到的問題一樣,“明天會是美好的一天嗎?”,答案一定是會,但更能讓人肯定的是,屬于宋亞軒的美好,不止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