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影評區有樓主誇誇其談,我發表一聲異議,還被删評,自己評一個應該享有說話權。
這部片子,毛騙劇組的網絡大電影第三部,我認為迄今最好的一部。我看到了毛騙時期的鬥智、鬥勇——立足于真實現實,在我們的心跟随主角陷入絕境而感到絕望之際,他們總能依靠聰明才智殺出一條“反轉”的路,而這條路,早已在此前埋下諸多伏筆,有迹可循,所以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環環相扣,抽絲剝繭,邏輯缜密,高智商,就是毛騙時期的最大特點。有人說,伏筆和反轉根本不是他們的特色,特色是人物,這種話,可以嫁接到任何一個成功的經典類型片上:權謀不是琅琊榜的特色,人物才是;警匪不是狂飙的特色,人物才是;武功不是倚天屠龍記的特色,人物才是……可是類型片,人物就是與該故事類型要素、情節相輔相成,而成功的經典類型片就是不僅人物出色,同時将該故事類型創新并拔到一個難以追趕的高度,這兩者同等重要。
這幫創作人員均畢業于河北傳媒學院,演技非北電中戲上戲等一流表演院校出身,甚至說,出色的故事才造就了他們劇中的每個人物。而他們故事的出色點,我認為主要在兩點:接地氣(真實),鬥智(高智商)。有人怨土味,聲讨作者性;有人指出草台班子有錢後的密密麻麻問題,一些原有風格也成為現今問題。我看着,偶爾懷疑他們是在開玩笑。
難道沒有人發現這部電影裡出現了以往沒有的高級三維特效?幾次通風道内視角穿過排風口到達室内的拉鏡,還有馬蜂、冬冬飛出的牌和腳上旋轉的鐵鍋,包括童松與對方團夥女頭頭乘坐的纜車,這些特效的制作水平,相比之前已經是一個質的飛躍。這些不是注了錢的嗎?可他們依然缺錢,提升場面和整體制作又是更高層的燒錢。開頭直播帶貨,何嘗不是主創們的真實境況;最受好評的毛騙終結篇,豆瓣觀看人數至今也不過10萬出頭,這很有名嗎?
這部電影利用了有限的條件,把一個鬥智、鬥勇的故事講得環環相扣,有新意,有突破,一浪推一浪達到高潮和更高朝,是我所看到的。同時,我客觀說一點感到可能影響了品質的地方:妹妹安逸在異物志裡演過師妹,她的演技尚有點不太自然、冬冬的飛牌絕技太脫離現實、女頭頭的演繹也很一般、最後扔馬蜂的那個瓶子出現得略突兀。其它的武戲之類的不計;很多都看得出是經費所限。
毛騙劇組的接地氣是他們的作者風格之一,人物的接地氣,某些情節的接地氣,讓我感覺故事就發生在自己腳下這片土地不近不遠處,而這些人就跟我們生活在一片土地上,有相同的情感,有共鳴。哪天他們不再有“土味”,我希望他們是真正跻身上流主創地位。(帶着毛騙終結篇級别的鬥智。)(如果不鬥智,那就是他們把真實接地氣的特色發揮到極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