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合格的商業片,說實話起碼我笑了,但僅限于前半段,後半段的情節都在令人脊背發涼
有些話題是比較敏感,如果創作者拿捏不準不适合當笑點的,比如“教育”
看到兒童馬繼業帶媽媽奶奶去吃“還得撈”,拿着免費的小吃在外面排隊,我笑了;看到兒童馬繼業羨慕同學小胖拿平闆玩切水果,後來用自己攢下來的錢去換平闆,但是老闆不給換,因為被馬成鋼背地裡泡了水時,我笑不出來。
看到兒童馬繼業問爸爸媽媽,“為什麼咱家都愛讀書卻還是那麼窮”時,我笑了;但看到青年馬繼業上公開課問老師關于意識和物質的問題,卻被當做小醜一般引得同學哄堂大笑時,我笑不出來。
看到兒童馬繼業和爸爸媽媽一起在操場收拾塑料瓶子,一家人臉上洋溢着幸福快樂時,我笑了;但看到兒童馬繼業在外面收塑料瓶子被同學戲耍嘲笑時,我笑不出來。
我笑不出來,一位母親前一秒還因為自己的孩子而憤怒,發洩對老公的不滿,後一秒卻因一個愛馬仕的包包轉頭就變了一副面孔,欣喜地撫摸着奢侈品帶來的愉悅和滿足,這不符合邏輯,更不符合人之常情。
我笑不出來,一個學生敢于在課堂上站起來說出自己的思考和疑惑,卻被老師和同學當做笑話一樣,明明能主導課堂,引導問題走向的老師,卻顯得那麼沒水平。
我笑不出來,人們常說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可是馬繼業連一個像樣的玩具都沒有,狹窄的房間裡隻有破舊的書桌,即便是靠攢錢買來的平闆也隻能偷摸一個人在角落裡玩。
我笑不出來, 所有人都在關心自己的切身利益, 就像父親在乎的“孝心”鞋子,母親在乎的美甲包包,“鄰居”們在乎的工資翻倍,老師在乎的評優評職稱。 即使是辣目洋子扮演的女高中生,也是在乎自己的舞蹈學校的前途,除了你那個留學回來的廢物哥哥想給予你龍蝦大餐、高檔洗浴的寵愛,姥姥姥爺想給予你紅包的溺愛之外,沒人給過你真心實意的關愛 。奶奶,一個本應該充當智慧老人的角色卻像狼外婆一樣别有用心,即便是靈堂之上,也要假借奶奶的名義給予孫子“考上清北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厚望,以愛之名,束縛其身。
楚門起碼還有一個“假朋友”,但是馬繼業連一個假的朋友都沒有。
我知道編劇想用“考上體育大學”這條路來表達青年馬繼業的獨立與叛逆,但是手法太low了,實在是太low了。如果僅僅是因為他在橋上跑步比訓練的女隊員快?那我問你運動員跑有氧什麼配速、間歇什麼配速、阈值什麼配速?一個小學生拿100米的阈值速度跑沖刺和運動員拿3000m的速度有氧跑熱身能一樣嗎?再說了,清北不也有體院嗎,既然他家裡真有錢,為什麼不先考體院然後再輔修一門MBA呢?
影片最後的那場馬拉松比賽太low了,穿着聚酯纖維的背心和五寸的短褲,你能上第一梯隊?就那體脂率和步幅步頻,僵硬的跑姿、不穩定的核心,搖晃的擺臂,汗都沒出多少就撿瓶子去了……而且馬拉松賽道都很寬的,像廈馬北馬這種賽事都兩三萬人,馬路上基本都是小紙杯和降溫用的冷水海綿,沒那麼多塑料瓶子影響參賽選手的,太危險了。
我本來想說,這部影片不配和《楚門的世界》比較,隻能說借鑒了其形式架構。
楚門所生活的整個城鎮都是影棚模型,甚至連天上的太陽和洶湧的海水,公路上的每個人物都有各自的走位和調度,最大程度的控制了變量因素。而《抓娃娃》僅僅是限制在家庭小院中,即便是轉角的老外和菜市場的攤主,也無法像手機店裡的老闆那樣做到完全可控……
可我後來一想,僅僅是做到這些難道還不夠嗎?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從家到學校的路,可能就是他的整個世界。
無論是計劃失敗也好,成功也好,又能怎麼樣呢?計劃隻是表象,而實質上人們害怕的其實是未知。無論是《楚門》裡上帝視角的導演,還是《抓娃娃》裡望兒繼業的父親,都是在精心織造一個“完美世界裡完美的人”,孝順、善良、聰明、勤奮、勇敢……正如匠人精心制造的鳥籠一般,裡面駐紮着漂亮的鴿子。
所以《楚門》中神父會在最後說“ 外面的世界,跟我給你的世界一樣的虛假,有一樣的謊言,一樣的欺詐。 ”
所以《抓娃娃》裡馬成鋼會在最後說“ 你以為是我操控了你的人生啊,你也操控了我們的人生”
但是不要忘記,籠中的金絲雀再漂亮,也是飛不高的, 有些鳥兒是注定關不住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
或許很多人都做不了金絲雀,能做的往往是遷徙的大雁、獨自搏擊風雨的海鷗。
書到用時方恨少,真狠我自己為什麼這個暑假不多看點學理性的書呢,搞得我寫不出來理論性的東西,真可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