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在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就對這個電影有一些特别的印象,當然,大多是被電影的名字吸引住了。感覺這個電影名字好奇怪,然後就記在心裡了。昨天逛麥田pt的時候偶然看到了這個電影,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就把它下載了下來,準備當作喜劇看一下。這部電影定義類型是荒誕喜劇,我也是比較喜歡看喜劇的人。小時候常看的就是成龍演的各類喜劇類電影如《快餐車》、《寶貝計劃》等,感覺成龍的喜劇都是在打鬥中摻雜着搞笑的畫面。還有周星馳的各類喜劇,看後也都是爆笑,在平時聊天過程中常常作為談資,就算看過多遍,每次看也會哈哈大笑。後來就是王寶強、徐峥和黃渤演的電影,這三位演員的作品都不錯,但是個人更喜歡黃渤的電影,感覺黃渤演的電影看了後不僅讓人哈哈一笑,也會給人一些思考。以上都是喜劇成份居多,看完後大多也會很開心。

我個人比較笨,在看這部電影《驢得水》的時候是邊在知乎、百度上搜影評及觀後感邊看的。因為這部電影剛開始的時候并沒有讓我感覺特别想笑的笑點,我開始懷疑這部電影是不是一個喜劇,或者值不值得我繼續看下去。然後,我就百度、知乎。知乎上各種觀後感寫的比較深刻,讓我意識到這并不隻是一個喜劇這麼簡單。看完後,也是這麼感覺的。雖然這部電影的類型是一個喜劇,但是,整個電影看下來除了開始有些畫面讓我笑了一下,之後我都沒笑過。看完後,心情也比較沉重,然後就想寫點東西。我是一個工科生,高中畢業後就沒寫過多少文章,平時做的事情也就是解解題、看看文獻或者看點英語啥的,所以自己的文章寫的就不咋樣。但是,感覺自己如果現在不寫點東西的話,自己可能真的就會像過客一樣走過了自己這一生,在思想上沒有一些沉澱。

這個電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們都是一群追夢的人,從小到大,一直朝着自己的夢想奔跑。社會和身邊存在過的人就像這條追夢路上的風景,我們在追夢的過程中,會對身邊的景物留戀,也會被身邊的景物改變着自己的夢想。走過的路長了,看過的風景多了,自己那兒時的夢想可能會更加豐富多彩,也可能會變得殘破不堪。我感覺自己是屬于後者的,小時候自己僅僅希望以後和父母在一起,過的幸福快樂,自己年輕的時候可以做一名科研工作者,年老退休的時候去西部植樹造林。現在想想自己小時候的追求真的很好,也特别希望自己這個夢想可以實現。但是随着自己長大,父母漸漸老去。之前身體倍棒、吃嘛嘛香的爸媽身體也不那麼靈活,也經常生病。之前無憂無慮認為隻要好好學習但是比較貪玩的自己肩上的擔子也漸漸大了起來。現在,自己沒有了單純做一名科研工作這的夢想,還要學會與這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接觸,與政府及各種好的壞的規則接觸。這時,發現自己兒時做一個單純幸福的人真的好難。身邊總有各種不公平的事情,來自于社會及學校内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不再是小時候和玩伴一起釣魚、爬山那樣簡單。可能是自己真的變了,變得不再那麼單純,不再那麼相信他人。的确,我是變了的,變得不再那麼單純,變得不再那麼愛笑,變得不再那麼努力,變得不再那麼有愛心……我現在變得有些像我小時候讨厭的那樣的人,讓我離快樂越來越遠。

社會真的是一個大染缸,初中寫作文經常套路的一句話現在真的深深體會到了。自己想适應社會,結果發現人與人之間多了一層冰冷隔膜,用這層隔膜把自己保護起來,不受外界的傷害,但是卻能感受到外界的寒意。電影的畫面,開始很暖,自己也比較喜歡。但是,後來看的我真的好心痛,就像自己在畫面中,感受着周邊的寒冷。自己何嘗又不在這個畫面中?也正因為這個社會就像這個電影,所以,才産生了共鳴吧。的确,為了适應社會卻讓自己變得不快樂,因為這個社會現在還不是一個能讓人快樂的社會。它充滿了各種不公平和不合理。所以我不能适應這種不合理的社會,它隻會讓我們變得更不快樂。要保持本心,保持兒時的純真,來改變這個不合理的社會秩序,讓它慢慢變得合理,然後,再來适應它。當然,那時,我們可能都不在了。。。

感覺自己後面寫的比較扯,但是,我真的想人與人之間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誠。讓這個染缸的顔色純淨一些。(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