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終于徹底看完了《您好!母親大人》,和這部難得一見的國産好劇正式地說了聲再見。看完之後,心情依然還是久久不能平靜。人們常說,藝術存在的最大意義,是為了填補我們線性的人生中所缺失的那一種可能性。而對我而言,這部劇裡所描繪的蘇北小鎮那看似稀松平常的日常生活,卻恰恰是我這前半生所不曾擁有的。劇裡的丁小軍,在我看來,簡直就像是另一個時空下的自己。生于蘇北,一個簡單的名字,一個并不完整的家庭,選擇了文學專業,在大學邂逅了自己的愛情,最後又與初戀終成眷屬,并在短短7年内迎來了與自己母親的告别。就好像,他在每一個人生交錯的節點,都或主動或被動地做出了與我截然相反的選擇,也因此擁有了另一種人生。

其實,看這部劇之前的我,如果在現實中碰到一個類似丁小軍一樣的人物,恐怕也會像劇裡的女主播一樣,發自内心地對其感到不屑與鄙夷——很多事在沒有親身經曆過之前,真的很難想象那些文字背後所蘊含的千鈞之重。那些屬于鄉下的風俗習慣,那些複雜交錯的親戚鄰裡關系,都是為現在的我所感到極度陌生,并一直想要逃避的存在,當然,這也與我自身成長的背景密不可分。

人生啊,真的是有太多的可能性了,每一步都在擁有,每一步又都在失去,隻不過,過去的人們,沒有機會看到另一種可能性,于是就一步步地活成了自己期望的樣子,一步步地實現了本我、自我與超我三者的和解與統一,進而達成人生的大圓滿。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借助互聯網上洶湧而來的信息,我們也擁有了做各種假設的權利,并因此看見了遠超我們自身生活之外的另一種可能。不過好在,這種東西如果看多了,也就麻木了,日子還是照樣過,太陽還是照常升起,生活還是本來的生活。

但是最可怕的,就是你所看到的那個平行世界,與你目前所生活的這個世界,離得如此之近,近到仿佛伸手一夠就能夠到,但是卻又早已在開始就已成為兩條不會相交的直線。這會帶給你一種難以言表的失落感,一種發自内心深處的惆怅,這其中夾雜着遺憾、落寞、自我懷疑與飽含淚水的來自内心深處的溫暖。而這一切,正是這部劇所讓我感受到的。

寫到這,不由得又讓我想到了那個童話故事。它說每個人的人生都像是一個殘缺的圓,去尋找自己丢失的那個角。找到的人,就會從此向前一路狂奔,再也不顧周遭的一切;而沒找到的人,就會不停地四處張望,于是也就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并且嘗試着用不同的角去填補那殘缺的一塊,但又總是歸于徒勞。

很幸運,在看到這部劇的時候,我自認為我還不是一個完整的圓,我還沒有尋到那個屬于我的角,所以,我才能如此深刻地領會到這部劇裡的點點滴滴,才會在該痛的時候感到心堵,在該笑的時候感到眼熱。而那些已經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肆意翻滾的人,恐怕不會擁有和我一樣的體驗了吧。

恍惚間,又覺得過去的自己是不是錯過了很多,錯過了很多所謂的暗示,錯過了很多主動表達的機會。那個曾經的自己,不知道是有心還是無意,刻意拉開了自身同周圍所有人的距離,拒絕了每一種看似理所應當但卻又暗含希望的可能,這才最終走到了今天。直到去年十月的那一場不期而遇,才讓我仿佛從夢中驚醒一般,意識到或許不能再這樣繼續了,但是,卻又悔之晚矣。

我還記得丁小軍去實習的那家出版社的老師對他說的那句話,“很多東西,看似是得到,其實是失去;看似是失去,其實是得到。”所以啊,這所謂的得失因果,本就因不同的尺度标準而異,又怎麼可能擁有真正意義上的圓滿呢?

晖落不覺恨,明月幾時圓。長歎無人語,回首卻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