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年代久遠,最近是在刷《慶餘年》和給一個文件命名的時候偶然想到的。與很多人而言,它有很深的時光濾鏡,有人把它當仙俠劇、有人把它當愛情劇、還有人把它當玄幻劇,但我卻都把它當做一部革命劇(也有人說這是一部改革劇,但我個人覺得這種說法不妥,後面會進行論述)。
這部劇最重要的主題,就是敢于對一切不公的人事進行反抗和鬥争,而且極具一種鬥争到底的反抗精神。這部劇以及前傳(也就是《寶蓮燈前傳》)在情感方面表現得都很到位。在前傳中,很多觀衆在看到玉帝蠻橫無“理”地下令十個太陽曬死自己的親妹妹瑤姬也就是楊戬之母的時候,都能夠感受到和楊戬同樣的憤怒,也有觀衆能夠和楊戬一樣體會到權欲的可怕之處;在看到衆人誤會楊戬的時候,身臨其境地心疼他内心的苦悶和孤獨。
焦恩俊飾演的楊戬,在經過前傳的救母失敗後,發現憑他一己之力根本無法對抗腐朽專制的天庭衆神,他選擇忍辱負重,選擇耐心等待時機,去做那個司法天神。因為他明白,即使他不做,也會有别人來做;與其這樣,那個人倒不如是他,他隻要做了這個司法天神,就有可能在天庭的淫威下,悄悄放走些無辜的人;才能用一種看似無情實則有情的方式——關押親妹妹楊婵(三聖母)讓她不必像母親瑤姬一樣被害;去保護才能更好地保護那個從前的自己,也是自己的親外甥——沉香。
然而,當他做出這個選擇之後,從前的好兄弟哪吒不理解他;天蓬元帥不理解他;他的摯愛嫦娥不理解他;就連他最親的妹妹楊婵(三聖母),也說:“二哥這幾年,的确是變了。”
隻有楊戬的師父——當時的玉鼎真人,後來的菩提祖師(同樣是這個師父,教出了另一個具有反抗精神的徒弟——齊天大聖孫悟空,他也是楊戬的師兄弟),懂得他心底深藏的辛酸和無奈,明白他穿在身上那套冷冰冰的铠甲下,一直都藏着一顆心懷蒼生從未變過的赤子之心。有一幕便是楊戬孤零零的地站着,左手滑開師父送給他的那幅字——“一如既往,忍辱負重”。風吹起身後的披風,他看起來那樣孤單,卻又那樣堅定,傲立于天地之間。看到這一幕,我想到了一個人——教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都是極具悲劇色彩的孤獨者,為了心中大義和肩上責任——“無非一念救蒼生”,他們在前行的路上都失去了自己的親人、愛人、戰友,都不被他們所理解,甚至于被他們所憤懑怨怼,但是他們都不曾後悔過自己的選擇,如果可以重來一次,他們的選擇依然不會改變,這就是作為悲情孤膽英雄的他們。
楊戬知道,自己必須狠下心來去以激勵親外甥沉香,所以他刻意與之站在對立面。而沉香也在救母的一路上結識了很多好友,也從鬥戰勝佛孫悟空和淨壇使者豬八戒等人處學到了很多本領,一路上他在失敗中愈戰愈勇,終于站到了天庭上。
可又失敗了,這一次他全身武功法力盡失,還差點被投入八卦爐。
但此時,天庭中已有一半的神仙支持沉香,表面上看是被他的孝心所感動,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天庭的内部構造需要重組,三界需要一場變革。如果講到這裡就實現玉帝王母放人、沉香救母成功而結束了,那這部劇也不失為一部帶有改良主義色彩的改革劇。但并沒有到此結束,更精彩的故事還在後面,因此,這部劇稱得上一部合格的革命劇。
沉香之所以能夠成功,除了楊戬的苦心籌謀和一身本領及其從不松懈的堅持之外,很大的原因是到最後三界衆生,都站在了他這一邊。也就是說他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支持,亦如當年教員一生堅持的群衆路線一樣。
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沉香才能再度鼓起勇氣,面對失敗,重新修煉,救出授業恩師孫悟空(這裡淺談一下孫悟空,在西天取經之後他被封為了鬥戰勝佛。看似成佛,可他過得并不快樂,在他的眼中再也沒有當年大鬧天宮和取經路上降妖除魔的光彩熠熠了。而沉香的矢志不渝和堅持不懈,卻讓他重新找到了當年的自己,那麼的桀骜不馴,也讓這隻金猴重拾了那根金箍棒,選擇陪自己的徒弟一起“奮起千鈞棒”,以“玉宇澄清萬裡埃”)。
終于,在一次次的磨煉之後,繼500年前大鬧天宮的孫悟空,1000年前大鬧天宮的楊戬之後,沉香再一次鬧上天庭。
這一次的最後一關就是他必須在母親和新天條之間作出選擇,如果他選擇了救母,那這部劇也是一部帶有改良主義色彩的改革劇,因為他的初衷就是救母。但他沒有,在經曆了這麼多的事之後,他明白楊戬一直想要告訴他舍小家顧大家的道理,所以,他最終選擇放棄了救母,選擇成全了衆生。所以,這部劇可以在合格的層次上更進一步,它稱得上一部優秀的“革命劇”。
好在,女娲娘娘最後還是把母親還給了他。
再說回二郎神楊戬,可以說他是劇中塑造的最完美的人物形象了。論心地:他不顧一切也要去救素未謀面的不起眼書生和南郡百姓,他擁有喚醒寶蓮燈的仁慈法力;論情誼:他可以為了哮天犬而不顧自己的性命(他從來都沒有把哮天犬當做一條狗而是一直真心實意地把他當做自己的兄弟),可以為了梅山兄弟不顧一身的罵名,可以在哪咤真身死後奉獻自己最珍貴的東西來救他的命;論謀略:他布局千年,瞞過了所有的人,瞞過了最親最愛的人,瞞過了三界衆生,甚至瞞過了高高在上的觀世音菩薩;論神通:肉身成聖九轉玄功,七十三般變化甚至更勝孫悟空一籌,三尖槍司法人神,神魔惡鬼聞名喪膽,三界第一戰神絕非徒有虛名。他甯願被所有人唾棄、甯願做所有人眼中的惡人,自嘗酸苦、自吞苦果隻為喚起沉香志向,隻為讓沉香能夠真正成長,能夠真正地用自己的力量拿起開山斧,擔起救出母親更是拯救蒼生的責任。
可究竟是什麼讓他這樣呢?是因為他要救妹妹三聖母嗎?是因為他要保護沉香嗎?是,可不僅僅是這些,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想砸爛、推翻這腐朽的、無情的天條。
天條裡說了,人鬼殊途、人神殊途、人妖殊途,神必須永遠是高高在上的存在,神就要永遠清心寡欲。凡人、精怪、鬼靈都永遠被高高在上的三界執掌者踐踏,蝼蟻般微不足道。“這套陳腐的天條,已經給三界帶來了多少災難?”他終于有了想法,所以他要逆天而為,所以他布局千年,所以他才有了那種“就算是粉身碎骨,遺臭萬年,我楊戬也在所不惜”的決絕,真的像極了教員的“我是準備摔個粉碎的”。
他不是沒有想過走改良主義這條路,他有去試過,可是行不通啊!因為,根據時代去改變制度和管理人員這個淺顯易懂的道理玉帝王母并非不知,可他們更知道,這些都是需要代價的,而這代價很可能就是他們自己。畢竟,改革是會觸及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的,而這就是他們不可觸及的底線。所以在沉香過關的時候,他們隻是靜觀其變,直到沉香過到可以換掉他們的那一關時他們甚至天庭衆神仙才慌了起來。玉帝王母當年也是有過要造福三界之心的,可後面還是變了,變的不近人情。不管是在前傳還是在這部劇中,他們都沒有流露出絲毫的感情來,要知道瑤姬可是玉帝的親妹妹、楊戬和三聖母可是玉帝王母的親外甥和親外甥女啊,可他們的相處之道卻如此地冰冷,讓人覺得心驚膽寒。為什麼玉帝王母會變成這樣呢?是忘記了自己的初心嗎?是,可不僅僅是,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在這吃人的天條制度下異化了(那麼,不管是誰坐在這個位置上都會被異化,無一例外),最根本的原因就如同歌詞裡唱的那句“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不食人間五谷,也犯錯誤也犯錯誤也犯錯誤”一樣(所謂“不食人間五谷”換句話就是教員所說的“脫離群衆”)。
不信,你看觀世音菩薩高高在上,釋迦牟尼以世尊佛祖自居,但他們可曾想到某個不起眼的書生罵天時的絕望眼神和南郡百姓将遭洪澇的無辜,可曾想到瑤姬被親哥哥烤死時的痛苦,可曾想到三聖母被親哥哥困在華山下的難過,可曾想到織女和牛郎咫尺天涯相互守望的無奈,可曾想到七仙女和董永生離死别的苦楚,可曾想到八妹和巴特爾脈脈兩無歸的失落,可曾想到白素貞和許仙百年同渡而又不能顧盼笑兮的惆怅?沒有,他們從來都沒有想到這些,因為這些于他們而言簡直不值一提,他們隻知道一切皆有輪回,冥冥中自有定數,天意不可違。
可楊戬不信,他當日敢把玉帝的十個親兒砍死九個,敢與天界至尊決裂,敢鎮守灌江口而無視玉帝的威嚴,今日同樣敢逆天而行。
楊戬何曾怕過誰啊?三界之中,可有誰配他的三尖兩刃刀去征伐?三界之中,可有誰能被他放在眼裡?
楊戬的志向,不僅僅是救出親妹,不僅僅是成為英雄、締造英雄,更是要用慈悲的法力拿起他的三尖兩刃刀,去做一個真正造福衆生、拯救蒼生的神該做的事,哪怕這會迎來萬劫不複的六道輪回,哪怕會“摔個粉碎”而遺臭萬年灰飛煙滅。可是那又如何?隻要你們過得幸福,隻要你們不再為情所苦,隻要你們能快快樂樂,我的生死榮辱,我的生前身後名,又算得了什麼呢?教員曾說“我們共産黨人為人民不可像陸遊一樣隻顧‘赢得身前生後名’”亦是如此。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楊戬的悲劇在于他的放不下。
放不下生死相交的好兄弟,放不下月宮裡中的獨舞,放不下血濃于水的親妹和外甥,放不下三界衆生的苦難,放不下一個真正的天神所肩負的責任。
早在母親瑤姬被天火灼燒成他不堪回首的記憶時,他就已經明白,一切的罪惡之源,不是玉帝,而是那腐朽得已經發臭發爛的天條。所以他要竭盡一生所能去砸爛它、打破它。
地藏王立誓,地獄一日不空一日不成佛,可是他知道嗎,地獄裡的愛恨情仇、恩怨糾葛不過隻是三界如死水般暗淡和死氣的一角冰山,不把這吃人的天條砸爛打破了,這地獄便永遠都不會空?也許,他知道,不過他還是選擇了不知道。
觀世音菩薩說她以普度衆生為己任,可是她明白嗎,所謂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和“天道不可更改,萬事終有輪回”一切不過是一個浸染着權力的tzjj對三界衆生生殺予奪的工具而已?或許,她明白,但是她還是選擇了不明白。
楊戬可以萬劫不複、可以遺臭萬年、他可以失去一切,但他不能看着這吃人不吐骨頭的天條依舊高高在上。
為了砸爛、打破這天條,他願意把一切的罪孽都加諸于己身,隻為還衆生一片純粹的淨土。
誰是真正的獨一無二的天神?楊戬!
誰是代表着未來的新興力量?沉香!
言盡于此,當我們面對這已經腐朽得發臭的、吃人不吐骨頭的天條時,我們應該怎麼辦?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如楊戬和沉香一樣找到那個最正确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