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一:“黃眉大王”明明是眉眼清秀的“佛前童子”,但為什麼要變化成面目可怖的“魔王”?
解讀:從“豹督頭”的台詞中不難看出,所謂“取經”,就是給本來就是上層人的“師徒四人”安排得一場“修正果”的合規流程罷了。“彌勒佛”更是點出“黃眉”下界就是完成給“取經四人組”設置的“一難”,隻是一項任務而已。既然是磨難肯定要做足樣子,“精英怪”就需要表現得窮兇極惡,把表面功夫做足,堵住悠悠衆口,讓這場取經的項目含金量十足。(發散一下為什麼諸天神佛,都紛紛下場派自己的童子和坐騎下界給“取經四人組”制造磨難呢?野生的妖怪不夠用嗎?做過項目的應該都知道,花花轎子衆人擡,大領導們指定的項目,各層大佬都搶破頭參與,既有人情,也能分一杯羹)
細節二:小野豬“取經四人組”的“大招”是什麼?野豬的爸爸為什麼會癱瘓在床?
解讀:不少觀衆看到小野豬他們高潮的時候使出了“大招”,還把“黃眉”打回了原型,都直呼太假,就應該讓小野豬他們被摩擦到失敗為結束,這樣才更符合現實。我當時看到這裡也有些疑惑,前面都很寫實,像極了職場人和普通的我們,怎麼會突然出現個“大招”呢?現實中的我們會有什麼“大招”能夠與“黃眉”這樣“法力高強”的上位者抗争嗎?回家的路上我想到最近跟領導的各種不對付,在述職的時候領導又拿出慣用的PUA話術,我當場挑出他的漏洞,領導雖然氣憤,但也隻能憋得擠眉弄眼。我突然發覺,有敢摔碗的勇氣,才不會受困于既定的規則之下。天下之人,無論位置多高都是人,最極端不過是匹夫之怒,血檢五步,為了某些我們認為有意義的人和事,普通人也有把“他們”打回“原型”的可能,即時冒着失去自身修為的風險。
細節三:“黃眉”吃童男童女,彌勒佛真的不知道嗎?“黃眉”下界隻是為了完成制造“一難”的任務,為什麼要冒着被責罰的風險“違規”吃小孩?
解讀:首先,“黃眉”吃小孩彌勒佛一定知道,而且彌勒佛一直在暗中觀察,所以才能在“黃眉”被打回原形之後就立刻出現救場。有一個細節是彌勒佛在救“黃眉”的時候說了句,“我隻讓你下界給唐僧師徒制造一難,你卻私自要吃童男童女”,意思是我隻讓你下來幹活,但吃童男童女是你“黃眉”個人的錯誤行為。彌勒佛這句話是導演故意給審核看的,彌勒佛怎麼會不知道“黃眉”的水平能不能跟孫悟空鬥?這就像我們被領導定了一個高目标的銷售任務一樣,你客觀上完不成怎麼辦?隻能想點歪門邪道,什麼壓貨、竄貨這些操作全出來了,做成了公司拿高業績,被發現了全是你銷售個人的違規行為。而且在後續的劇情中,“黃眉”有了人種袋和金铙這兩件法寶後,把孫悟空打得找不着北,最後還是得求助于彌勒佛才收服了“黃眉”,我覺得浪浪山關于這塊增加的劇情是很妙的,彌勒佛想後續救場露臉,也不能直接給童子法寶,以免太直接落人話柄,就得先讓觀衆看一下,确實是有這個必要,才會給法寶。
細節四:四個小妖怪恢複原形後,彌勒佛身邊另一個童子問,“這四個小家夥怎麼辦?”彌勒佛為什麼笑?他是什麼心理?
解讀:基于上面幾個細節和解讀,彌勒佛妥妥地是個上位者的視角和心态,所以這個笑我覺得是不作好的。試想你在下棋的時候,看棋子是什麼感覺,如果有四枚“卒”冒死将死了我方的“主将”,而你揮揮手又重新複活棋局并完成了自己的目的(給法寶),而那上一局的“卒”卻失去了在棋盤的位置,你會不會覺得可笑,這是一種上位者俯視蝼蟻的不懈地蔑笑,也可以看作是完成了自己目的的情不自禁地笑,總而言之,在我看來是不作好的,但導演沒有點出來,可能也是為了過審。
細節五:孫悟空看到錦旗“除魔”為什麼會知道四小妖幹得事情?為什麼會給四小妖“救命毫毛”?有什麼用?
解讀:首先我認為孫悟空始終是正義的,雖然他也是女娲的補天石化成,是有天龍人血脈,但他就像“導員”一樣,是心懷天下的善良之人。他知道取經是個配合演戲的流程,但還是保留本真,能夠共情芸芸衆生。另外我覺得孫悟空也是知道四小妖的所作所為的,因為他們經過了妖怪洞和村莊,都提到了之前來過取經團隊,以孫悟空的神通廣大,一定提前探測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後果,所以他知道四小妖跟黃眉戰鬥,也知道他們救了孩子們。但正是前面說的,這都是棋局,他不可能提前幹預去救四小妖,隻能在最後給他們四根救命毫毛,也算對他們的認可了,畢竟那可是大聖的毛!另外這四根毫毛有什麼用?四小妖變回原形後,就各自四散亂跑,俨然是沒有了智慧,變回了禽獸,在叢林中,弱肉強食,沒有智慧的禽獸的生命太脆弱了,這四根救命毫毛等于是多了一次生命,也多了一份再修煉為妖的可能。不要說隻多了一次生命好像不痛不癢,對于最底層的我們來說,這已經算是外挂了。
希望不會被封,後面想到什麼細節再補充,個人看法可能有失偏頗,望大家理性讨論,輕噴~
浪浪山,嘗試分析幾個細節和隐喻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