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己喜歡的東西,要靠自己找出來才行”
舅舅那句“自己喜歡的東西,要靠自己找出來才行”,是對我們所有人的提醒。
而今,吃什麼、看什麼、玩什麼、買什麼,我們似乎越來越依賴手機APP上的信息流推薦了。吃什麼,要看大衆點評評分和推薦;看什麼,要看豆瓣評分;玩什麼、怎麼玩,要看小紅書的安利;買什麼,要看淘寶京東拼多多的買家秀、微博知乎小紅書的測評……我們似乎掉入了二手生活的陷阱之中。本來有着不同個性的個體,變得像千篇一律的城市市容一樣,同質化到可怕的程度。當我們依賴那些現成攻略作出旅行規劃,原本的“自由行”其實變成了另一種形式的“跟團遊”,不僅僅是旅遊打卡地“抄作業”,連拍照打卡的姿勢都那麼依賴别人提供的“模闆”。可是,我們獲得了穩妥,是否也錯過了真正的驚喜?是不是失去了那種挖寶的快樂,那種帶着原創感的自豪,那句發自内心的“真好吃啊”“我真厲害啊”?
很喜歡那段“殊與常”的談話。節日宴會是“殊”,日常生活是“常”;高檔餐廳是“殊”,街頭小館是“常”,還有一些不起眼又很厲害的小店是“常中的殊”。引申到抽象的生活境況之中——上坡路、下坡路是“殊”,平路是“常”,路邊的野花、漫步到城市邊緣的瀑布是“常中的殊”。生活的妙處在于其流動性,沒有人能像《沙丘》裡的Paul一樣提前預知未來的所有可能性,所以,每一天都可能是極好的一天(日日是好日call back了哈哈)。
找尋自己喜歡的事物,不那麼依賴既成的信息,不那麼貪圖正确、希求捷徑,就慢慢擴大自己的體驗,讓自己比昨天更豐富了一些些,這樣的人生怎麼不算厲害呢?
靠自己去過原創生活,而不是靠别人過二手生活,顯然前者更厲害、更有成就感啊。證據如下↓
二、“工作裡待得最久的畢竟是自己”
以工具理性自我凝視,會對自己收入、智力、身材、容貌、家境等各方面的不足産生不滿,繼而想要“缺啥補啥”,甚至無所不用其極。自我激勵、緩緩努力是不錯的外在表現,但長時間的精神内耗和自我否定無疑有害身心。但其實,“受損缺角了、維持原樣也可以,不修也别有趣味。”就像《好東西》裡小葉安慰被網暴的鐵梅,不是用“你已經做得很好了”這種繼續順從外界期待的邏輯,而是堅決地跳出了完美陷阱、大膽拒絕被定義:“一定要什麼都做好嗎?搞砸了也沒關系。”
缺損不是缺點,誰都無需完美。缺損沒什麼錯,是欣賞不了缺損的人沒眼光。
四、做什麼都好,你會發現越來越多可喜的事物!
一定要順應社會時鐘組建家庭、功成名就嗎?如果不能,這樣的人生就很失敗、就注定不快樂嗎?“随水飄蕩,任意東西”的人生态度就不可以嗎?
顯然不是。充分延展生命體驗,擴大自己的興趣圈,在世界上各種各樣的好東西上标識下自己的印記,就是很快樂的人生啦。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去拼命攀爬社會的金字塔。做個遊牧民族也挺好,在生命的盡頭可以說:I came, I saw, I enjoyed. 此生沒白活。
最後MARK:
今後去京都慢慢溜達,可以随緣探店嘗試一下,如果這些店還在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