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巧妙的構思,22年初的國産劇開端可能也是借鑒了這樣的結構,整體看來劇情都挺緊湊的,不過一個半小時的時長難以對包括男主在内的任何一個角色進行較為深度的刻畫,所以在情節的過渡上總會有種說不清的晦澀?突兀?還有一點可以吐槽:就是故事裡的博士一本正經的用量子力學來向男主解釋他所處的世界,這就驗證了一句名言:遇事不決,量子力學,哈哈。

由此聯想到阿湯哥拍過的一部比較久遠的科幻片:少數派報告,其中的設定和這部劇頗為相似。minority report的先知是因為母親take drugs的原因大腦獲得了預知未來的能力,而source codes中的男主因為戰争是大腦獲得了鍊接源代碼的能力,所以這種科幻片中的科技核心并不僅僅是未來人類獲得了多麼強大的科學技術或者是進展,科幻的本質或核心在于人獲得了超能力,配合所處時代的科學技術從而達到不可思議的效果。那麼這種超能力卻又不能為科學所完全解釋,這樣設定的科幻感覺上更多的是一種拿來主義——因為有這個不可思議的超能力,我們拿來用了,所以我們能預知未來,所以我們能回到過去尋找蛛絲馬迹,所以我們能立刻行動阻止未來可能的襲擊。

而這樣的設定/模式,我最早接觸到的就是銀河帝國的心理史學的創建,當我閱讀基地七部曲(後面的機器人系列和帝國系列我沒看,這裡僅表達我對基地系列的看法)前幾本時(不包括第三部),足夠引人入勝,也增加了我對心理史學這種“科學”的興趣,接着便是哈裡謝頓的兩部前傳,逐漸的,心理史學開始揭開她神秘的面紗。結果我們發現,所謂心理史學,不僅僅是一連串純潔的方程式——雖然一開始的确是謝頓和他兒子這樣的“凡人”的努力——收集數據(有點像現在的大數據),修改等等。但是随着故事的進行,我們發現,心理史學并不是純潔的數學,而是需要“能力者”去不斷修正預測和發展的,結合之前的騾,以及第六部的蓋娅來看,奇怪的無法用科學解釋的東西變得越來越多了,那麼心理史學是“科學”嗎,我更願意用“玄學”來形容了。

言至此,僅僅是表達我對所謂“sci-fi”的一些困惑,科幻中無法解釋的現象是常見的,但是當一部作品的奇思妙想大部分要借助于這種超自然力量來實現的話,那我更願意将它歸類于奇幻/玄幻,或者是披着科幻外衣的奇幻片。

BTW,我又想到當時看緻命魔術的那種突兀感,直到看到這樣的一則短評。剛開始看,你以為是懸疑片,結果最後卻是:哈哈,沒想到吧,老子是科幻片!

當然,以上純屬我對于很多電影歸類于科幻片而實際上并不契合這樣主題的一些困惑,不喜勿噴。

至于觀影本身,我的感受并不是那麼的震撼,因為之前有看過土撥鼠之日和某一部死神來了,所以能理解這樣的創意點,但并不會覺得枯燥,這就在于作者導演講故事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