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隻能寫350字,被迫複制到這裡……)
嗯……不知道該如何言表,第一次看僞紀錄片看哭了。
大家在看僞紀錄片的時候好像都會帶有一種恐怖的刻闆印象,導緻彈幕裡總是會有各種揣測,而本片實際上也給出了一種新的可能,僞紀錄片一定得以恐怖為主題嗎?或者說恐怖并不一定得來源于爛大街的靈異現象,而是來自社會中平常的人與人。
我覺得這大概就是人文精神。
山田是一個普通的姓氏,我自認為以山田為題名絕對别出心裁,似乎與山田花子以其作為筆名的理念類似。山田的确是社會的邊緣,但他心中仍懷有教育的渴望,他不僅教授知識,更教授善良與愛。後者明顯更為重要,但夢想卻敗倒在了對知識的考查上。我很喜歡這類美好的東西,看到山田對教育付出的努力就會不禁流淚,然而面對現實這些美好卻又蒼白無力。山田被塑造得很純粹,即使身處社會底層但沒有刻意地表現卑劣,即使離婚也依舊想起自己孩子的生日,在面對挫折時還能重新追尋自己的理想。結局……大概是上吊吧,錄像本身看不出什麼,但高明之處在于可以從鏡頭的運動和聲音進行推斷發生的事。沒有實際呈現錄像,而是用鏡頭去拍攝錄像,這才是僞紀錄片的巧妙之處,晃動的鏡頭不再隻是為了塑造子虛烏有的恐怖氛圍,而是去訴說慘淡的真相。
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前兩部的片頭片尾都在給第三部做預告,所以大概是想着觀衆在聽那首歌的時候自然而然也會感覺到熟悉吧。還要值得一提的是,在結尾部分,先讓愛子表達把監控錄像剪進紀錄片的想法,再放出錄像。于是觀衆所看到的結尾是山田死亡的真相,這看起來是bad ending,但實際應該想到的是監控錄像已然會被公之于衆,而且山田的形象也早已刻印在輕小說裡,而那28個孩子中也有許多像貝塚那樣追求真相的人。想到這些的話,心裡其實又會出現一絲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