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
一直在找影院看完這部的機會,終于之前定了來多倫多的周六電影日。下午兩部短動畫,吃過晚飯後核心電影也是最後一部留給Jeanne Dielman。
這是我今年看的第三長的片子(前二是《大象席地而坐》、《Sholay》)。大象是在家看的,Sholay中間有15分鐘的中場休息,但這一部是真的在電影院連坐201分鐘,并且是慢節奏隻有幾個固定機位的實驗片,于是進電影院包裡偷偷塞了薯片、餅幹和水。
我的進食是和Jeanne的午餐/晚上同時進行的,因為一方面看着Jeanne準備的食物我也餓了,另一方面隻有這時候她們母子說話或者Jeanne洗碗我才敢發出咬薯片的聲音。隻是越到後面越吃不進去了,和她逐漸藏不住的情緒一樣。
我想起我媽,想起是不是世界上每個女人都是一樣。也想起自己,想起自己也如Jeanne一樣像是有強迫症需要把食物、衣物、賬單、信件、裝飾品弄的整齊妥帖。我能理解Jeanne每一個動作的慣性,也能理解當她不小心打破規律時的愣神。當然我不用照顧他人、也不用出賣肉體,這是我未曾體會的。
到電影的中後期我突然體會到了那種絕望,于是我開始坐立難安,想站起來活動手腳或者站着看電影。我也想起來從小到大我都不喜歡坐在教室闆凳上聽課或者考試,這在某種程度上和被生活困住的Jeanne應該是一樣的。我覺得從Jeanne身上每個人都會發現自已也是被某些東西困住的。
喜歡慢節奏藝術片和實驗片的另一個原因是,作為觀衆可以随意自由地走神,重溫自己過去的人生記憶,在想想進來的狀态和身邊的人,總是能有所感悟。或許這也是電影希望觀衆所做的。
看電影的時候走神——思考着我們和Jeanne的共性是導演希望我們做的事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北美當代最好的商業片?
4.0/5 🎦PTA的第十部,我看的第四部。應該是當代最好的商業片?雖說我覺得略顯直白的左翼叙事消解了一部分電影藝術,但這何嘗又不是一種記錄曆史的方式。況且這部比奉俊昊的《編号17》處理得自然很多,果然還是應該美國導演拍美國片。電影 ...
阿蘭吉羅迪的又一部作品——二十年代最好的片子之一
節選牧師和男主在懸崖上的對話,此時陽光在男主臉上忽晴忽暗。「—— 我們都得為殺戮負責 而這我們都清楚—— 這發生在很遠的地方 在視線之外 我們沒有在徒手殺人—— 您确定那會有很大的不同嗎?—— 死亡不是什麼壞事 生命得走到一個終點 ...
Let’s cum as a car crash
4.0/5第一部Cronenberg作品,探索了後工業時代汽車和欲望的交互性,如果把汽車比作性器,撞車則是性高潮。總結一下片子情節大概是:Sex with a car, sex like a car, sex as a car; c ...
浪漫主義-溫室偷情-暗戀-愛而不得
寫這個長評純屬是因為豆瓣那個短評字數限制太少了,随便寫兩句就塞不下了。 評論并不是評論,隻是記錄自己看電影的感受和心境。4.0/5前段時間和高中閨蜜打電話,她告訴我我的第一任(也是我高中同學)跟她聊天的時候,說我在那段關系中“過于浪 ...
蛇王帶領華南蛇群在八十年代港台咬出來人類骨子裡的邪惡
2/5重溫了這部小時候和爸媽一起看的人蛇邪典片。确實抓住了人類基因裡對蛇的恐懼,全片數不清蛇殺了多少人。亮點:蛇的靈性、對中國南方殺生民俗和宗教迷信的描繪。剩下全是糟粕:典型的香港七八十年代商業片尴尬笑點和濫俗情色、性别歧視、幼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