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因為年齡小,沒怎麼經曆過變革的時代,所以對國企改革的印象也是有限的、片面的,而看了《突圍》這部電視劇,使我對國企的改革有了全新的更深刻的認識,也了解到共産黨人對于變革的決心和對國企改革的貢獻。

國有企業改革是中央實施做強做大國有企業方針的重大戰略步驟,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有利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争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近兩年,中國鼓勵企業走出國門,提高國際競争力,的确是大勢所趨。但國有企業在“走出去”時存在風險防範意識不強、虧損嚴重,甚至謀私利的情況,這就造成國有資産的流失。現在到了應該重視這些問題的時刻,監管的真實有效性十分必要。

在《突圍》中,作為國企的中福集團其實是困難重重,不僅僅是跟不上大環境的時代腳步,企業内部也是問題很多。而電視劇中國企的問題也正是現實生活中衆多國企同樣面臨的問題。一是決策失誤或經營虧損無人負責。長期以來,各級國企領導和企業資金缺少利害關系,經營盈利可兌現獎勵,經營失誤或虧損卻無人負責,特别是在監督不力或監督缺失的情況下,經營失敗或虧損,最多撤職和換崗,難以追究責任。二是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未建立,或雖建立卻沒起到應有的作用。國企大多是一把手說了算,決策在許多情況下仍然是一把手決定。三是監督不到位或監督缺失。我國國有資産管理體系長期以來既是管理者,又是監督者,監督制度自己來拟定,這樣就有可能造成監督不到位。《突圍》中五億巨額資金的丢失,其中監督不到位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四是信息不透明。五是建立合理的分配激勵機制。一些國有企業的經營成果未與高管、骨幹較好地挂鈎,即經營成果好的管理者沒有獲得相應的激勵,不利于這些人發揮出更大的經營積極性。相反的,對沒有完成經營指标或出現失誤的管理者也沒有追究責任。六是資本結構或是獨資,或是一股獨大。七是國企領導上級任命。國企的各級經營管理者,基本是各級國資委任命。雖然任命也經過考核,考核也注重經營業績和其他要求,但這種方法可能會造成各級經營者對上級負責而并不對股東負責的情況。八是國企經營者存在短期行為。企業穩定、健康、持續發展須經每代企業領導的努力和付出,但國企經營者的考核更多的是當期的經營情況。一些國企領導為實現自己的利益,不惜竭澤而漁、過渡投資,給後來者留下許多問題和難題。九是政企不分,政資不分,國企很難市場化經營。行政幹預太多捆住了經營者的手腳,使他們無法按照企業的根本目的,即實現效益最大化運作。十是國企領導能上不能下的現象依然存在。目前,有的國企領導雖然業績不盡如人意,但還是上易下難。這種僵化的用人體制,使國企各級領導創業精神、責任意識、事業心和開拓精神不足。

面對衆多問題,而齊本安任重道遠,在屏幕前默默給他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