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中的盼兒似《聊齋》之俠女清剛簡潔,不對情愛沾染毫分,所以行走紅塵中遊刃有餘。編劇卻在劇中刻意增添了盼兒對安秀實的感情,使她飽受求不得之苦,無時無刻不看着那人為他人喜,為他人悲。這樣的改編讓原本的喜劇多出一些悲劇況味,也讓盼兒的形象更加豐滿。

為救不肯賣笑的香蓮蹲了牢房,自嘲逞強講義氣的後果,然而轉念一想幸虧是自己進去,還能忍受這牢獄之災、還能想方設法求人解救,換作香蓮應該早已殒命,于是又豁達起來。而她在獄中也看透了人情冷暖,看清了那些孤老們的虛情假意,可是當她出獄後再登台,她依舊是笑臉迎人,一曲舞盡,背過身卻在黯然落淚。

寺廟上香回來的路上,一眼相中了安秀才,先是為他找到寫詞糊口的事,又幾次三番替他勸告宋引章周舍不可嫁,再到後來從牢獄中救出他來,百般靈巧,隻是為他。媽媽傳授的“争不如讓,讓不如晃,晃不如放”之法,一見了他,全施展不出,再不見從前半點兒潑辣,隻剩一番柔情。對安秀才是情,對引章便是義,得知她深陷泥淖,二話不說親自修書赴鄭州,使出風月手段同時又用金錢利誘,與那歹人周舍鬥智鬥勇,最終成功拿到休書,救出引章,成全了安秀才與宋引章的愛情。

在他們的婚禮上,盼兒站在二人中間悅然起舞,而背過衆人,卻又是在落寞地噙着淚笑。或許她名字中的“盼”本就含有人生無望的意味,可是無妨,若是沒有這樣一位有情有義、有勇有謀的趙盼兒,又如何成就這一段佳話呢!

...

...